“那陈莲儿……”
“鸿渊当然娶了陈莲儿,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星华嘴角泛起一丝诡异的笑容:“但陈莲儿毕竟是个凡人,凡人,都是会死的……”
“华,你是说……让我假死?”
有莲顿时心领神会。
“什么假死?陈莲儿本就不存在,戏演完了,此角色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星华手中星光之扇消散于虚空之中,她在有莲身旁坐下,轻声道:“灵国南方的匪患来得蹊跷,我身为广平王兼将军,恐不日将出征平乱。这段时日,你就在府内好好歇息一二,把你的旧伤养好了,再言其他。”
“好。”
有莲用力点了点头,语调中带上了些微感激之意,似在感激星华未曾追究她的过去。
“小鬼!过来!”
星华倏忽抬头,遥向远方一声呵斥。有莲只见窗外一道黑气涌来,恰是那只被星华收服的小鬼。
小鬼御气飞至近前,化成了那可爱童子的模样,低眉顺目,不见丝毫的异样。
“请仙上吩咐。”
“这几日,你也留守此地,扮作王府内的洒扫童子,等本公主平乱归来。”
星华面对这小鬼,态度自然和对待有莲完全不同,语调冷淡:“对了,你若是敢乱跑,或是吓唬什么凡人,那就休怪本公主翻脸无情!”
“不敢……不敢,小鬼谨遵仙上之令。”
小鬼吓了一跳,连连磕头,诚惶诚恐以极。
星华冷冷地瞥了它一眼,飘身而起,一个闪烁,便消失在虚空中。
“希望如此。”
星华走得如此干净利索,倒是出乎二者意料。洞房内,只余下一妖一鬼面面相觑。
…………
“奉天承运,帝王敕曰:
朕治世以文,戡乱以武。帅将乃新朝之砥柱,灵国之根基也。而其文武兼全者,岂可磨灭其功绩乎?尔镇南将军鸿渊,随朕征伐多年,践君子之礼道,通兵家之颖学,出生入死,骁勇善战,故特授以册印,著封尔为异姓广平亲王,延至万世,与国休戚。
今天下初定,然仍有邪魅不去,寇贼滋生于野,扰我灵国之安宁,百姓之福祉。朕深恶痛绝此虫孑之辈,著令鸿渊整肃统领北方诸军,速速南下进剿,以拯百姓于涂炭。
钦此。”
“鸿渊领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天蓝如水,浩渺千里,旌旗当空,猎猎作响。
“鸿渊”跪于皇都城郊的龙威台上,连磕三个响头,双手接过了钦差太监递来的明黄锦帛圣旨。
台下,五万大军军容整肃,鸦雀无声,密密麻麻如乌云遮天蔽日。仿佛只等高台上的将军一声令下,便似能以龙翔贯虹之势,开拔向南去,平贼寇之乱。
这五万人,皆来自灵国北方军团的精锐。斥候、先锋营、轻骑、重骑、步兵、弓手,各自列阵于台下。诸般番号旗帜争相飘扬在半空中,静待星华与平和郡王钦差太监的检阅。
这回山贼作乱着实不同寻常,其势汹汹,单从南方各州府陆续传来的求救之讯便可见一斑。
平和郡王与诸朝廷重臣连夜商议推敲,同样觉得此事生的极其蹊跷。就连星华这天上的神仙,在听闻斥候传来的线报后,都不禁好奇那所谓的绿林盟盟主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竟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下,一朝联合这么多山头的山匪作乱,并且闪电般攻下了苍蓝城,这些绝非常人所能及也。此人的实力与魄力,恐怕平和郡王这曾经叱咤风云的前朝将军自己都略有所欠缺。
恐怕,这绿林盟背后,甚至还可能有其他国家的影子,尤其是与灵国相邻的丰罗与南陈。
可毕竟此说法也只是朝中几个大学士的怀疑与一家之言,在无确凿凭据下,灵国自然不会刻意再招惹上两国。
有此一乱,平和郡王的登基大典也延后了,丰罗与南陈的使节滞留在灵国皇都中,倒是隐隐成了灵国用于制约两国的“人质”,以防备他们趁虚而入。
这些朝堂政局上的门门道道,星华虽尽数知晓,却实在懒得与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们勾心斗角,没听上半个时辰,就放了个幻影端坐在那,自己溜到后宫与星黎说悄悄话去了。
姐妹相见,自然是一阵寒暄嬉闹。少顷,在征询星黎的见解,针砭时弊后,星华还是决定将鸿渊这个戏份演到底,平定寇乱再离开灵国。她遂拜别了星黎,安心地去当这位“大义凛然、舍己奉公”的鸿渊将军了。
最终,在一番激烈的商讨之后,又在星华的“强烈要求”、文武百官的“大力举荐”下,鸿渊这个刚刚才成为新郎官没几日的广平王,终于还是在平和郡王略显愧疚的目光相送中,领了虎符出宫,正式统领北方军团南下平乱。
这几日调兵遣将,可把那些各军的统领给忙得焦头烂额。能在短短三日之内调来镇守京畿各处的这五万精锐,已是实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