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都市言情 > 长生从斩妖除魔开始 > 请假条(顺便聊聊原大纲和对本书的反思总结)

请假条(顺便聊聊原大纲和对本书的反思总结)(5 / 6)

她这个人物的时候,也带上了类似的特点。

陆诗遥是一个外表孤独冷淡,但内心很细腻、很丰富的人。

她生在一个从小缺爱的家庭,几乎没有朋友,喜欢独处,有些自卑。

她不喜欢麻烦别人,但却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常常会过度地换位思考,待人接物都会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错了事情,惹得别人心情不悦。

她可以一个人静静看远方一整天,可以从阳光的触碰中感受到幸福,也可以望着雨后的池塘,在脑海中构想出蜻蜓与荷叶之间的对话。

一株海棠得了“炭疽病”,树叶上长了黑褐色斑。她似乎也能感受到了它的疼痛。

陆家过年,需要剪窗花。当她递给别人剪刀的时候,尖端总是对着她自己。

她会把自己每天的心情写在花笺上,然后抛进抽屉里,假想抽屉里住着一个不存在的有人,在默默倾听她的心声。

像她这样的姑娘,如果喜欢上一个人,就会记得他的生日,记得相遇的日期、地点和他的穿着,记得他喜欢的颜色和食物,记得他衣服鞋子的尺寸,去了解和适应他的生活习惯,然后在冬天最冷的那个日子,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

她的话不多,但她会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

今天卡文的时候,把当初写的人物小传翻了一遍,感觉就像在步入社会多年以后,翻开学生时代跟初恋女友的聊天记录,不知不觉间就怅然若失,鼻子酸酸的。

……

其实吧,在写第一卷的过程中,时小寒的形象其实也变得比大纲设定中丰富了很多,变得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像电影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配角,由于演员突然超常发挥了,导致这个角色给了观众深刻印象。

当时她人气呼声很高,其实是超出我意料的。

也是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但是,到了第二卷后,由于她原本并不参与到主线中,所以我就要为了给她加戏,编出很多主线之外的剧情。

甚至还需要刻意安排剧情,找学院,找师傅,让她成长起来,跟上主角的节奏。

但是,这些剧情,本质上是脱离主线,注定会拖慢节奏的。

甚至就是这些加戏,让她的性格成长都消失了,重新回到了原点,变成了最初那个性格扁平的吃货傻白甜。

关于她的剧情,也开始变得缺乏新鲜感和期待感,变得比较让人腻味。

最近看了一下数据,发现提到她名字的章节或是她戏份很多的章节,订阅都大幅下跌——

比如第一卷128章“陈济生的过往”订阅8315,129章“时小寒的生日”订阅7298,反而130章“若在暮春”订阅回升到7782,第131章“惊鸿笔的第二道法术”订阅7896;

比如第二卷第2章“顾旭的选择”订阅有6015,但断章在了感情戏上,第3章“余音”订阅暴跌到5141;

第二卷第10章“扬名”订阅有4045,第11章“时女侠大显神威”只有3502,但第15章顾旭登场后,又回升到了3792(擂台赛这段剧情订阅掉得非常厉害);

第二卷第101章“不愧是顾大人”订阅602(呜呜已经跌到三位数了),第102章“时小寒的信”订阅486,第103章“赵嫣的排场”回升到了632。

(大家应该已经看到我血崩的订阅数据了……)

(唉一本高订九千多接近一万的书,沦落到了这种程度……连我朋友的周更书都没那么惨……)

……

我之前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她到了第二卷后,开始变得不如最初那么受欢迎。

并不是时小寒的人物塑造有问题。

而是定位错误,她和这个剧情不适配。

她的性格,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点萤火,或者辛苦生活中的一点甜味。作为甜文女主,或许会很完美。

但在这本书中,只能点缀,但不能过量。

就像是忙碌的学习工作中,摸鱼打游戏,会让人感觉到刺激快乐。

但如果一个人需要从早到晚打同一款游戏谋生,而且这款游戏玩法内容从不更新,肯定会对它感到腻味。

第一卷前期我对她的把控刚好合适。

但第二卷就开始有点“物极必反”了。

就像是《诡秘之主》中,奥黛丽的性格也很受欢迎,她的定位也是“在紧张的剧情节奏中缓和情绪”,但如果她成了女主,天天跟主角待在一起谈恋爱,拖慢了主角的成长和主线节奏……想必也不是读

最新小说: 谍战生存指南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声张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霍格沃茨:伏地魔也别阻止我学习 这个书生有点狠 从那座韩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