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闫送钱。
这就是李老爷跟钱老爷两人,一起想出来的好办法。
等晚上贺闫回家,跟霍舒耘说起这件事儿的时候,霍舒耘很是惊讶。
她小声的惊呼了一句:“一千两银子!那得拿个箱子装吧。”
“没用箱子,他们给的是银票。”贺闫似乎是觉得霍舒耘的脑回路,和别人有些不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笑了笑。
“那你收了吗?”霍舒耘好奇的问道。
霍舒耘不太清楚在古代,这笔银子是属于能收还是不能收的范围。
因为如果拿到现在来说,贺闫是县衙的官差,那就相当于是公职,是个公务员。
按照规矩来看,公务员是不能私下收感谢费的。
即使证明感谢费过了明路,好像也不太建议收取。
毕竟公务员就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就是他们的责任与本职。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他们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是不知道古代,尤其是这个朝代,是不是这样。
不过,李老爷和钱老爷这俩人,还是挺大方的,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
这放在一个农户人家来说,估计都够祖孙三代人,安安稳稳的过一生了。
毕竟农户人家一年下来。估计也就花个二三两银子。
这一千两银子,足够他们几辈子安稳无忧了。
说实在话,霍舒耘还是挺动心的。
虽然霍舒耘自己也能挣钱,而且即将还会有一大笔银子入账。
但是这一千两,可是白得的银子,算是天上掉馅饼了。
这么好的事儿,霍舒耘怎么可能不心动?
而且这钱拿着吧,也不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