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省着点,早餐随便对付一下,午饭、晚饭在外面吃个便宜的快餐,一个月也得千把块。交通费用,每天坐公交地铁,一个月怎么也得一两百。还有通讯费,网费,偶尔买点生活用品,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一个月没个两千多根本下不来。而且就说这工资水平,大部分像我这样刚入行的,能有个三千左右就算不错了。你想一开始就拿五六千,哪有那么容易?哪有那么多高薪的工作等着你啊?”
李诺顿了顿,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更别说你还想着去印度尼西亚赚二三十万,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又大,生活习惯更是完全不一样。你去了能适应吗?能顺利开展工作吗?哪是那么好混的?你不能只看收入高,不考虑实际情况啊。咱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 李诺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脸色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赵阳未经过社会的毒打,显然没有意识到李诺话语中的苦心和现实的残酷。他那张年轻的脸上满是倔强和自负,一脸的不以为然,甚至显得有些不耐烦,眉头紧皱,眼睛里透露出一丝反感,嚷着说:“喝酒喝酒,别啰嗦这些!你忘了你大学常说的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他的声音很大,带着几分冲动和任性,仿佛觉得李诺的话都是多余的唠叨。那高分贝的声音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李诺看着赵阳这副模样,无奈地摇摇头,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失望。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叹气,想着:“这小子,还是这么天真冲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明白生活的不易,才能懂得规划和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赵阳身上,似乎想要透过那倔强的外表看到他内心深处的迷茫。
但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赵阳正处于心高气傲的年纪,多说只怕会引起反感。李诺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和牵强。他缓缓举起啤酒瓶,和赵阳碰了一下,然后仰起头,默默地喝了一大口。那苦涩的啤酒顺着喉咙流下,此刻仿佛也象征着他心中的无奈和担忧。他咽下啤酒,喉结上下滚动,心中的烦闷却没有随着啤酒消散。
几天后,赵阳给李诺发来了一条消息,写道:“李诺,我回六安老家了,感谢你对我的劝告。”
李诺看到这条消息的瞬间,心里便如同明镜一般,瞬间明白了一切。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悟,暗自思忖着,赵阳这小子应该是在合肥碰了一鼻子灰,这座城市的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理想与现实之间那巨大的差距,终是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选择。
李诺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深知,回到老家对于赵阳来说,意味着可以过上相对安逸且富足的生活。那里有熟悉的亲人和朋友,有温暖的家庭和稳定的人际圈子。虽然少了一个朋友在合肥与自己相互扶持、把酒言欢,偶尔在夜深人静时,会感到有些孤单和失落,但一想到赵阳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他却打心眼里为赵阳感到高兴。
李诺坐在窗前,对着手机屏幕,字斟句酌地回复道:“兄弟,回去好好干,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不管在哪儿,只要努力,都能有一番作为。”发完消息,李诺缓缓地放下手机,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望向窗外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赵阳已经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许这一步带着些许的无奈和妥协,但只要方向是对的,未来总会充满希望。
3
进入了七月之后,热烈的阳光仿佛在宣告着这个季节的主权,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似乎要将世间万物都融化在这滚滚热浪之中。园园姐的研究生生涯已经不动声色地迎来了研二,这看似平静的过渡,实则意味着她即将开启一段全新且充满挑战的旅程——医学实习生活。
她满心期待着在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提升自我。每一次想到即将面对的真实病例和临床操作,她的心中既充满了紧张,又涌动着兴奋。她渴望着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拯救生命,去减轻病痛,去实现自己作为医者的价值。
与以往的经历截然不同的是,她们这次的实习地点不再是熟悉的合肥,那座充满了她学生时代回忆的城市。而是充满无限机遇与严峻挑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那里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那里也是医疗领域的创新高地,汇聚了顶尖的专家学者,前沿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园园姐特意找了个安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质的桌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她和李诺相对而坐,周围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她认真地和李诺说明了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憧憬,仿佛有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在燃烧,那炽热的光芒让人无法忽视。“李诺,我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考到深圳的医学院去。那里有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能让我接触到前沿的研究成果,学到更多精湛的医术,也能为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