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引荐,沈导很照顾我们北电的人。”
黄博的这个跟班,长相是非常典型的《封神》魔家四将脸型。
大脸盘子,长相粗糙。
说起来这还是黄博学长,不过娱乐圈比社会更现实,相比于大红大紫的黄博,还没起步的只是做跟班。
“沈导,那是523,咱们北电的,拍了一部戏,很有才华。”黄博快速介绍。
沈三通搂着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看了等在远处的523一眼,道“博哥,你厉害了啊,不只是自己拍电影,还带着导演,要自己租班底了吗?”
黄博拍了部微电影,叫《特殊服务》。
演员大概都有演而优则导的想法,黄博也想做掌握剧组的导演,尝试转型。
随着娱乐产业扩张,会形成一股风潮,越来越多的演员,来做电影。
演员转型做导演,尤其是成名演员,比科班毕业的更有优势。
外部热钱涌入,拍电影机会依然很稀缺,但相比十年前二十年前,可以说无门槛。
成名了,自带热度,光是拉投资这一环,就秒杀很多新手导演。
当然,沈三通对黄博这微电影,最深刻的还是这个题材。
国内导演权力很大,一部戏基本处处是导演私货,黄博显然做不到想怎么输出就怎么输出的程度。
所以通过作品就能判断出是什么样的。
《特殊服务》剧情,中产阶级老板因为面临破产企图在酒店自杀,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前一秒,按摩小姐走错了房间误将他当成了客人,通过交流,小姐拯救了他
小姐拯救中年失意男,编剧是徐征。
沈三通也算知道《泰囧》里面的那个按摩走错场景的出处哪来的,两个都是瓢虫。
当黄博越来越想做主,想做主角的时候,基本意味着他职业生涯要走到巅峰了。
从此都是低谷。
黄博适合做配,能产生化学反应,做主演就不太行。
“哪有,沈导我就是想着,这不是咱北电的,很有才的导演。”黄博吓了一跳,沈三通这语气可不是好话。
沈三通笑着反问“咱三通娱乐还真有一个北电帮啊?”
跟在一旁的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听不懂在说什么,但还是紧了紧身子,感觉到了有点冷。
黄博再高的情商也有点心惊胆颤,也不知道哪里触了霉头,是523吗?
这家伙确实喜欢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听说前几年差点进去了。
失策了。
“别让人等着,这还是咱学长呢。”
沈三通敲打一下就招了招手,让等在一旁的523过来。
他本身是北电出身,身边的人自然多是如此。
而且“北电培养明星”名副其实,对接的就是娱乐圈,比较灵活。
再加上bj作为文化中心,三通娱乐的源头和北电分不开。
有些时候,就是就近进行使用。
也是随便落子,希望出现好苗子。
当然,也有为了自己名声考虑,这要是不理,名声也就臭了。
北电的台前幕后,自然会比其他学校的更容易接触到一些项目。
中戏也是如此,离得近。
像唐人也是爱用上戏学生,《爱情公寓》都是上戏的人,也都是如此,怎么方便怎么来,不可能专门跑到北电、中戏来挑人。
沈三通觉得以后要注意比例了。
国内不缺人才,三大院校、地方艺术学院,再加上剧团,人才海了去。
北电人有些多了。
此刻,黄博恨不得把523轰走,他确实也想推个导演,谁知道会触沈三通霉头。
只能硬着头皮推荐“523,商业处女作《菜刀传奇》拍完了。”
评价什么不说,走个流程结束谈话。
《菜刀传奇》就是改名前的《刀见笑》,剧情很差,形式感和造型很不错。
色彩造型有着突出的冲击力,可能和广告导演的经历有关。
充满重口味和恶趣味,这可能和他的一些所谓“纯艺术”行为有关。
成功之前,收着点,能稳定驾驭大投资商业片,魔幻题材都可以,也能比较好的控制成本,拍出来物有所值的电影。
成功之后那就收不住了,也不需要收。
如果说宁昊成功之后是自我表达,一般学院派文艺逼导演是骂爹骂娘,523成功之后,抛开立场不谈,是真的有些让人本能的厌恶。
就是不符合的人类的审美。
04年参与了【人脑罐头】的拍摄。
还有一些其他的。
圈内一些人叫做“纯艺术”作品。
这位一个人,抵得上一千个团结宣传员,他的一席话,抵得上一万篇团结宣传文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这样的人多一点,对沈三通也有好处,没有对比,就体现不出差距。
523不知道沈三通对他的态度,拼命抓住这次机会。
他还不是后世功成名就的他。
“沈导您好,我也是北电导演系的,先做了广告导演,做过一些艺术尝试,现在想拍商业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