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研发难度,威智科技为了推广生态,直接公开了各种技术标准,任何pc厂商以及主板厂商等都可以免费使用wz体系的各种技术。
同时威智科技不仅仅推出wz2000芯片,同时也附带一系列的芯片组,甚至都有公版主板设计提供。
pc厂商也好,主板厂商也好,只需要根据威智科技方面提供的公版主板,采购芯片组就能够做出来一块主板。
可以说,威智科技方面把所有的事情都给你做好了,你只需要自己把成品做出来,然后微调,加入各厂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东西,再搞一搞营销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堪称保姆级服务!
当然,不这么做也不行,你总不能自己搞个cpu后,然后扔哪里不管了,你让其他pc厂商或主板厂商咋办?还给你想办法搭配南北桥等芯片组啊?这是不可能的事,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没这个实力。
但是pc要是有这实力,人家也不玩组装电脑,早改行玩半导体去了。
芯片组和cpu一样,都是属于半导体设计领域里的顶层行业,技术难度非常高,同时又受到各种乱七八糟的专利限制,不是你说想要做就能做的。
就算是威智科技以及amd,其实严格上来说用的也是英特尔的专利授权,每年都得给英特尔缴纳一大堆专利费呢……英特尔可不想要专利费,它更想要收回技术授权然后垄断市场,但是法律以及相关的专利授权协议不允许。
为了顺利推广自家的cpu,威智科技是利用之前收购来的威盛的芯片组技术以及专利,推出了搭配wz系列芯片使用的南北桥等芯片组。
所以,外人看到的只是一款wz2000芯片,但实际上威智科技还同步面向合作企业推出了hz系列芯片组,只不过这个普通人也不关注就是了,只有pc企业以及主板厂商以及一些相关联的企业会关注。
威智科技,为了搞自家的神龙构架下的x86,给合作厂商提供保姆级服务,这极大降低了pc厂商以及独立主板厂商推出相应产品的难度,只要拿着公版设计,采购cpu,芯片组,简单修修改改就可以了。
这有点类似智云半导体面向低端智能手机市场推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soc等所有核心零部件,给公版设计,手机厂商只需要在这个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再弄个外观,打上你自己的品牌标志就可以卖了。
和功能机时代的山寨机非常类似。
所以在国内的低端智能手机市场里,是可以看见大量采用智云半导体的低端芯片的低端智能手机的。
一大群没什么技术研发能力的杂牌智能手机厂商,都能够用智云半导体提供的芯片以及相应的公版设计方案,然后做出来一台智能手机,简单的很。
当然,能不能卖不出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
威智科技发布了wz2000芯片,成为了最近几天的热闹新闻,让很多科技爱好者们纷纷讨论。
不过虽然看着热闹,然而对于庞大的智云集团而言,常规的x86芯片业务只是一个小业务而已,成功或失败其实影响都不大。
真要说影响的话,那也是wz4000u这种专门为自家超薄商务本而准备的cpu有不小的影响,直接关乎自家yunbook的未来。
进入五月份后,徐申学的相当多一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了调整智云集团的内部构架上了。
自从在四月份发现智云集团患上了大企业病后,徐申学并没有太多的犹豫,而是果断而坚决的挥起了砍刀,持续砍向寄生在智能终端以及把半导体这些核心业务上的一些寄生吸血业务。
最先遭到削弱的是融合了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产业的智云物业,这个智云物业一开始只是管理集团自有物业的常规子公司而已,但是现在已经迅速膨胀到涉及十多个行业,内有各类子公司数十家的程度。
咋一看似乎这些乱七八糟的子公司也都挺赚钱,财报一个比一个好看,但是真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业务,都是依靠集团内部以及合作企业的订单……这可不是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是直接趴在集团上吸血呢。
如果没有智云物业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子公司,集团完全可以对外寻找合作厂商,最终得到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成本还会更低。
针对这种情况,徐申学直接一个大砍刀就智云物业给砍了,只保留了最基础的物业管理运营业务,其他业务子公司要么关闭,要么抛售。
紧接着又把大砍刀砍向了一大堆集团自营的大量供应链企业,早年的时候智云集团为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通过收购,战略控股等方式投资了几乎整个电子消费产业链。
但是初衷只是为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尤其是核心,关键的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然而发展到后来,涉及的供应链越来越多,最后连纸业以及印刷业这种和高科技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行业都涉足了,因为集团的各类产品需要包装盒,说明书,也需要各种包装箱,于是乎就战略投资,然后干脆收购了一家纸业公司,还搞了个小印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