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稀疏的叛军旗帜,突然对身边的亲兵说:“拿笔墨来,我给郭子仪写回信。”
他蘸了蘸墨,在纸上写道:“某在潼关多守一日,公在河北便多一分胜算。”
“待叛军退时,某在潼关摆酒,为公庆功。”
风从关外吹来,带着一丝暖意。
哥舒翰把信纸折好,塞进竹筒,突然觉得这漫长的坚守,终于要看到尽头了。
远处的叛军营帐里,似乎传来了拆营的动静,他知道,郭子仪说的没错,只要守住这潼关,叛军自会退去。
此时的河北战场,郭子仪正看着哥舒翰的回信发笑。
李光弼凑过来,见信上写着“某已命人酿好了酒,就等公来”,不禁打趣道:“老将军倒是自信。”
“他守潼关,我放心。”
郭子仪把信纸收好,“就像我在河北,他也放心一样。”
他指向地图上的范阳,“安禄山的退路断了,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喝上庆功酒了。”
夜色渐深,两盏灯火分别在潼关和河北的军营里亮着,照亮了两张同样坚毅的脸。
他们或许相隔千里,却在用同样的信念坚守着——只要潼关不失,河北不乱,这大唐的江山,就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