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公子刘琦来访(1 / 2)

《汉书》?

刘彻初看这两字,脸上便浮现出肯定的神色。

以大汉的国号为名,光是从这名字上,便可以看出此书的不凡。

不错不错。

刘彻的眼光快速扫过,却发现这卷《汉书》之上所记载之事皆是已经发生过的,当下兴致乏乏。

“玄德,将此简牍的最后部分给我。”

刘彻现在就想翻到最后看着《汉书》给予他的点评。

“是,陛下。”

刘备又拿起一卷简牍交到刘彻的手中。

刘彻将之展开,仅仅是看了半晌,脸上就已经露出笑意。

不愧是大汉朝廷修订的史书,较之那司马迁修订的史书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令刘彻如此满意的神态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汉书》中对他的评价。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虽然刘彻对于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十分满意,不仅是将他之前所做的功绩都一一列举,而且评价他是雄才大略。

但是刘彻还是有一点不开心的地方。

那就是没有将他远征匈奴的功绩写进去。

而且什么叫以孝文皇帝,孝景皇帝的恭俭来直隶朝政,管理万民?

简直是不知所谓。

如果以孝文皇帝,孝景皇帝的方法治理大汉,虽然大汉大概率会极为富足,但是匈奴会一直侵扰大汉边境,那大汉还有何安定可言。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刘彻不想看到的。

只有将匈奴彻底消灭,大汉才能好好地发展。

对于《汉书》这点瑕疵,刘彻还是能够接受的。

最后不也说了吗,如果能够用恭俭来治理朝政,即使连《诗》,《书》当中记载的帝王也不能超过他。

这也算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了。

当然,刘彻也不愿意改。

他的治国方针可不是这些记录史料的人能够理解的。

刘彻望了眼身旁仿佛一座高山的竹简堆,心中也是下定了决心,他要将这些竹简带回大汉,好好琢磨。

就在刘彻如是想着的时候,门口一人忽地来报。

“报,主公,刘琦公子来见。”

刘琦来了?

刘备心中一喜。

虽然不是刘表亲自前来,但是派遣长公子刘琦来此,也算是对于此事的重视。

“快快请之进来。”

姓刘?难道也是汉室后裔。

刘彻看向身前的刘备询问道。

“玄德,刘琦是谁。”

“陛下,刘琦是……”

“叔父!”

刘琦刚一进门,就对着跪坐的刘备伏跪在地。

刘备慌忙起身,来到刘琦的身前,将刘琦搀扶起来。

“公子快起,这是为何?”

在刘备的搀扶下,刘琦抬起头来,双手抱拳,对着刘备一脸激动地说道。

“叔父,请急速救我。”

“公子莫哭,有话请讲。”

在刘备的宽慰下,刘琦的情绪也是稳定了下来,当即开始讲述。

“叔父,继母不能容我,想让刘琮继位,时时有意加害,性命只在旦夕呀。”

“此乃贤侄家事,这……”

刘备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担忧的神情,望向身后侧躺的刘彻。

刘彻侧躺着,望着跪地哭泣的刘琦,脸上颇为不喜。

这就是刘氏子孙?怎么如此熊样。

见刘备没有答应,刘琦顿时瘫坐在地。

“此番我命休矣。”

“公子,公子如此,叫我如何是好。”

刘备在收到刘琦的求救后,虽有心救援,但是联想到这时刘琦的家事,顿时生出一股无从下手之感。

“不如公子前往军师那,以询问军师的看法。”

刘琦顿时眼前一亮,眼中浮现出希冀的光芒。

诸葛孔明的名号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刘琦赶忙起身,向刘备辞行。

“多谢叔父指路,小侄这就去见诸葛先生。”

说罢,刘琦便欲离开。

“贤侄,等等,莫非景升兄没有与你说此行的目的。”

此事的目的?

刘琦面露迷茫,他父亲还真没听说。

当日父亲召见他,只说让他来新野一趟,并未言明原因。

而他也乘此机会,从荆州那个是非之地逃离了出来。

见刘琦犹豫不决,刘备也猜到了,恐怕他的这位景升兄并未告知刘琦真正的原因。

看来连景升兄也不相信他。

刘备默默地叹息一声,侧过身子,开始为刘琦介绍起他身后的刘彻。

“公子,你可知这是谁?”

刘琦看了眼侧躺在案几后的刘彻,他第一眼便看出了刘彻身上有股莫名的威势,好似不是凡人。

只不过,对方未免太过失礼,即使是曹操,也不会

最新小说: 万帝吞天诀 七姊妹山迷雾 末世重生,坏种女配被前夫们追着娇宠 乖一点!京圈太子低头诱吻小娇娇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穿越成农家妇,带三娃囤粮登巅峰 皇后娘娘她恃美生娇 我探查术有BUG,捡根木棍变屠龙宝剑 说好假婚三年!将军怎么让我生三胎? 噬阳血月:我以轮回证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