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明宝钞(1 / 2)

在洪武年间做官?逗我呢。

先不说他不能去洪武朝,就算能去洪武朝也不做官。

首先第一点,明初四大案,死了多少官,哦,现在只有三大案了,胡惟庸在洪武十三年就已经没了,如果朱标活着,蓝玉案就不会发生,那么还有两大案。

其次,洪武朝的工资少的可怜,平常的七品县令,一县之主,一年的俸禄也就九十石粮食,也就是一万多斤,看起来似乎很多,但是这可是府衙上下所有人的工资,发完工资,可以说口袋里就没什么钱了。

工资少也就算了,如果可以摸鱼划水,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最令张泊不能忍受的就是这个。

不同于汉代的四日一休加假日,一年有七八十天假,隋唐的九日一休加假日,一年有一百多天假,宋朝更牛,有一百二十多天假。

洪武年间,只有春节,冬至,以及老朱的生日三天假,什么双休日,单休日别想了。

而且日常的上班时间都是早七晚七,这么一看,996都算轻的。

所以说洪武朝的官狗都不做。

“太子殿下,虽然我很想前往洪武朝做官,但是很无奈,我无法前往大明,因为我之前试过前往西汉或东汉,但是都无疾而终。”

“哦,还有这一层的束缚?”

朱标也是没想到这点,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石桌上的《太祖高皇帝实录》上。

“店家,不知这本书卖不卖。”

张泊没有犹豫,直接点头应允。

“卖!”

有钱不赚王八蛋。

听张泊说要卖,朱标从袖口中掏出一沓纸钞拍在桌子。

看见朱标拍出的一大叠大明宝钞,张泊脸上的神情一阵变换,从原本的一脸期待变成了苦瓜脸。

怎么又是大明宝钞?

而张泊的神情变换也落在了朱标的眼中。

“店家,为何露出如此神情,难道是价钱不够。”

张泊轻叹一声,回应道。

“并不是不够,太子殿下,而是你手中的大明宝钞在我们这根本不值钱。”

如果说是从明朝流传下来的大明宝钞,那肯定是值钱的,再怎么样,应该也有五位数。

但是这可是没有经过岁月沉淀的大明宝钞,张泊甚至还能看到大明宝钞上的墨迹反射的光芒。

大明宝钞竟然不值钱?

朱标望了眼石桌之上的大明宝钞,突然开口道。

“店家,是否因为大明亡了,这些大明宝钞不值钱。”

就像元朝宝钞在大明不值钱一般,朱标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一点。

“额……”

说实话,在大明亡之前,大明宝钞就已经不值钱了。

“太子殿下,一方面是因为在我们这,确认以往的货币是否值钱,和以往的朝代有没有灭亡有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有没有历史价值,但是太子殿下,您手中的宝钞,上面的墨迹都是崭新的,就仿佛前一段时间刚刚印刷出来的,这显然就没有历史价值可言。”

“另一方面,其实,大明宝钞并不是大明亡了才不值钱,而是在大明未亡之前就已经不值钱了。”

上次朱标来的时候,因为付钱用的大明宝钞,因此张泊特意用手机查看了一些关于大明宝钞的事项。

不得不说,老朱太离谱了。

“店家,你是说,大明宝钞在大明亡之前就已经不值钱了。”

朱标悚然一惊。

他不由得想起了宋时钱引,元时宝钞的结局。

“店家,难道是因为宝钞超发而使大明宝钞贬值吗。”

“是,太子殿下,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

一个原因?

如此看来似乎有几个原因?

当即朱标坐直身子,目光看向张泊。

“店家,不知其他原因为何。”

“事实上,造成大明宝钞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陛下定下的禁止兑换政策。”

当张泊在手机上看到老朱的这个政策时,就一个感觉。

离谱。

允许用银子铜钱兑换宝钞,但是不能用宝钞兑换银子铜钱。

这不就是纯纯噶韭菜吗。

“自由兑换?难道是如同北宋交子那般。”

“没错,太子殿下,如果宝钞能够随意兑换成铜钱,那毫无疑问,宝钞就与铜钱银子挂钩,如果控制宝钞的发行,那样宝钞根本就不会如跳水一般地贬值,百姓们也不是傻子,既然宝钞能够随时随地的兑换成铜钱银两之类,那为什么不使用更为轻便的宝钞呢。”

虽然张泊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朱标对此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他的父皇可是经历过元末钞法屡变,滥发宝钞的,自然也知晓宝钞滥发的缺陷,因此大明建国初期使用的乃是使用的铜钱。

但是因为元末的战乱,铸钱的铜料稀缺,使得铸造数量一直不高,甚至还要征调废钱,旧铜器铸造铜钱,并且民间私铸相当泛滥。

因此即使父皇了解宝钞的危害,但从缓解财政压力的方面做考虑,还是决定发行宝钞。

如果宝钞可以自由地兑换成铜钱,那宝钞发行的意义又是什么。

最新小说: 恶雌要离婚,九个兽夫夜夜求宠 他野得很 被弃乱葬岗,重生真千金屠了满门 替夫上朝,听我心声吃瓜笑哈哈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冒充新帝皇嫂,被强制爱了 小农民的小世界 父子偏心白月光,我转身嫁顶级豪门 成为男主剑灵后,全宗门追悔莫及 印度神话:这个诅咒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