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经营权拿下,毕竟这两个产业之前怡和集团就一直想要占为己有,英港府一直不肯,这次算是便宜我们了。”
“另外能选择就只有各处地皮,那些证券与股票还有公司对我们集团来说都不合适。”
“你们就选择出这些吗?”雷家港问去他们。
“也不是,我只是择要来说,名单上都是我们商议出的。
雷家港接过来看,很多产业都是符合他自己选择的。
特别是大英“克拉里奇”银行,这是雷家港一早看中的,以后他公司想要发展壮大,金融银行是肯定离不开的。
“克拉里奇”银行虽然在大英不是什么大型银行,而且控制这家银行的集团还是以酒店为主,但他接手的话,肯定会向大英申请升级银行的各种业务开展。
在大英有了银行在,那他就可以申请在香江注册分公司,展开香江的业务。
之后他肯定也还会在香江发展银行业,再合并在一起,加上有他集团的帮助,一步步来,他相信会发展起来的。
最重要有银行在手,他集团走账、汇款等都可以自己把控,不担心资金会被银行控制。
另外“利兰”汽车也是雷家港看中的,“利兰”汽车制造商旗下有多个品牌,像的佳牌、丹拿、柯士甸等汽车品牌。
这几个品牌很多人可能都不认识,但在60-80年代还是不错的,香江也有销售点不过这两家公司都存在问题,幸亏昨日他父亲提点过他,让他与洋鬼子打交道要留心眼,回去后雷家港将选择出的产业在系统查了一遍。
这一查还真查出问题。
比如“克拉里奇”银行目前就存在财务以及经营危机。
系统记载在1974年,“克拉里奇”银行遭遇严重危机并最终破产清算,结业成为历史。
因为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大英整体经济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利率波动剧烈等因素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
“克拉里奇”银行本来就存在风险管理方面不足,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来源来支持长期贷款业务。
当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时,资金成本急剧增加,而贷款收益却无法同步提升,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
“利兰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一样在74年时候破产被收购的。
进入70年代,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可是非常激烈的。
特别米国汽车凭借大排量、舒适性等特点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在全球都很受欢迎。
而小鬼子汽车则以节能、可靠和性价比高迅速崛起。
相比之下,大英汽车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和产品性价比方面逐渐失去优势,因此导致全球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
再加上74年石油危机给大英带来的经济危机,可不是有石油回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因此“利兰”汽车在本来就销量不好以及与其它品牌汽车不占优势情况下就摇摇欲倒,再加上市场大环境低迷、石油危机影响,不破产就出奇了。
要是雷家港没有系统调查这两家公司的背景,那么他与大英签下抵扣接管经营,那么他可就亏大了。
花钱买入的公司非但不创利,还要面临不断投钱进去补窟窿,这大英确实不安好心啊。
当然...….
以雷家港有系统的帮助,尽管接下这两家公司,他也有办法去全面整合创新发展但,被洋鬼子阴了一把,这就让他心中不爽了。
不过
要不是这两家公司存在问题,雷家港相信大英也不会将它们列入清单上给他选择这也算是他运气好。
虽然知道这两家公司存在问题,雷家港也肯定会去接手的。
银行已经介绍过。
而汽车工业呢?
随着未来各国发展越来越好,汽车需求可是很大的。
有了技术人员以及设备,只要他利用系统帮助,研发出更好的汽车技术,去打造一个全新汽车品牌出来,完全可以的。
所以他也是必拿的公司。
他不在乎“利兰”这个品牌,他在乎的是“人才”与实验室,可以不用他再慢慢去浪费时间找人才,建立汽车工业实验室等。
有了完整的生产链,有人才,有实验室,他拿下就可以立即进入研发阶段了。为他省下不少的麻烦。
除了这两个,大英的水电控制权,雷家港当然也会拿。
要知道这两个产业未来为李超人带来多少效益的?
大英水、电、电讯以后都是被李超人控制在手中,也正是如此,李超人发展得如此快。
至于其他,完全就是为了凑数,为了让他打开那边业务。
“那你们说说,这些产业接手后,对我们集团都有什么好处?”雷家港问起他们这一谈.……又足足两个多小时过去,每一个行业几人都给出自己的分析与建议。“董事长,其它公司大英只是占部分股权,如果我们用作抵扣,那我们岂不是还要自己去购入其它股权?”孙志强问道。
“没有办法啊,大英就只有那么多,难不成让大英去将其它股权拿下再去交易吗?”雷家港无奈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