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陨石来袭(3 / 3)

堡垒”的人,以及有资格进入这些地方的人,在陨石降临之前,早早就进入到里面进行避难了,特别是那些重金打造的“末日堡垒”,就算陨石将地面砸出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也不会伤及到他们分毫。

在这一刻,仿佛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在灾难中显得格外的明显。然而,再强的末世堡垒也只能抵挡一时的灾难,如果是人类真正灭顶之灾的全球性灾难到来,周围人都没了,人类文明瓦解了,再豪华的避难所也只是一座有着倒计时的孤岛,里面的人也只能是苟延残喘。

在灾难面前,有人居高临下,漠视生命;也有人坚守责任,怜悯众生;有人贪生怕死,苟且偷生;有人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全一生挚爱。

北美仿佛进入到了1983年上映的电影《浩劫后》世界里面。

电影讲述了美苏核战爆发后,美国堪萨斯州的遭遇:数百万人立即死亡,数百万人缓慢死亡,社会崩溃,文明终结。

电影引发全民热议,物理学家卡尔萨根提出了概念“核冬天”。

无尽烟尘从满目疮痍的世界腾起,地球绝大地区气温降至零下40℃。余生只有冬天。

《浩劫后》结尾,两名幸存者在废墟相拥而泣。画面陷入黑暗。

黑暗中,有临时广播呼叫:你好?有人在吗?有人在吗?

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1983年,《浩劫后》播出前,曾提前给政府高层放映。

亲历者称,许多政府顾问看完后,“坐在那里就像石头一样”。

总统里根看完后在日记中写道:“这部电影非常有效,使我非常沮丧”。

一年后,他到访中国,在复旦大学演讲,他说,中美应避免如兵马俑一般,凝固在历史的瞬间,凝固在未知的敌意。

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上,中美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对减少战争危险都负有特别的责任。

我们将继续我们新的旅程,但愿我们一路顺风,永远生活在友谊与和平之中。

温和的季风吹抚全球,一年后,中国四位艺术家创作了和平少女纪念雕像,赠给日本长崎。

日本因此轰动,长崎市民自发组成保护委员会,守护这尊温柔平静的少女雕像。

在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历史环境里面。

世界剧本由此进入轻松段落,凡尔赛的鸽哨伴着钟鼓楼的余晖,柯达胶卷里装着秦淮河的波光,一场场世界杯声浪起伏,一届届奥运会烟花璀璨,我们以为故事就此循环往复。

然而,历史开始换段。

在今天,95陨石群开始撞击的这一刻,漫长的安逸岁月终结,冰川断裂的声音传来,世界列车驶向下一站。

在重大灾难来临时,人们总是无比怀念那个曾经没有好好珍惜的安逸时光。

当车窗外风雨骤急,我们更期待黄金年代的延续。

期望陨石撞击前的安乐时光能够延续。

而向前看的人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最新小说: 娇美人带娃去逼婚,首长跪求负责 只想开宗门送系统,怎么弟子都成道侣了 公主太恶劣?抱紧她大腿后真香! 开局捡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真千金被赶烂尾楼,邻居全是诡! 魔川传 从下乡当知青开始,道法通神 恶毒向导A爆了:哨兵们请排队求疏导 六零娇气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宠 人在哥谭当神父,开局捡到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