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手,说不好还是哪个大酒楼里的厨子。这些酒楼原本没把一个铺子当成一回事,先不说东西好吃不好吃,只拿离得这般远就不足为惧。
真让这些酒楼注意到这铺子,还是开封府尹里的那些衙役,不知怎的没来他们酒楼吃东西,反倒是派了几个衙役来这不起眼的铺子前买东西,听说还拿给了开封府尹吃。
这些衙役平日里没少受他们这些酒楼的孝敬,即便是来他们这里吃饭,多数情况下也是不用给钱的。
就这样,这些人竞然还甘愿去排队,不来他们酒楼里吃,自然让他们大为震惊。
有人听说彭大嘴也去过,就找到彭大嘴问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彭大嘴碍着这些老主顾的面子,只说那铺子也就几个人吃,只开了个窗口卖,让人外食,即便味道不错,也不成什么气候。只是不知道这个坐在桌子前吃东西的小娘子,是不是那些酒楼特地派来打听情况的。
彭大嘴和张婶娘他们也算不打不相识,来了先扫了一圈,没看见那个脾气火爆、模样甚是好看的小娘子,反倒是来了个生面孔。他先和张婶娘指了指那边坐着的石娘子,问她:“这是谁,怎么瞧着有些不大对劲?”
张婶娘心里乱糟糟的,往石娘子那边看了几眼,又想着刚才她问的那些话,也察觉出几分不对劲来,要不是因为今儿个官家要来,她也不至于被彭大嘴提醒才察觉出不对劲呢。
“不知道是谁,只能先看着。”
彭大嘴提了这一句,就要了自个儿的东西,装作不经意的问道:“怎么不见你家那个厉害的小娘子?”
“今儿有些事儿,没来。”
张婶娘多看了几眼彭大嘴,看得他甚是不好意思,提着东西就去坐到了桌子的另一边,他觉得还是得仔细观察一下这石娘子。官家在石娘子终于来了汴京的时候就知道了,只是她迟迟不肯现身,官家也乐意陪她玩这猫捉老鼠的游戏,没去理会。今儿来了国公府,就听身边的内侍说,石娘子进了城,去了那西边的铺子。这铺子官家也知道,就是那国公府的小娘子在外头开的,说是等脱了籍,就要经营这家铺子了。
“她还是没变,一心惦记着那些吃的。”
官家兴致好,就格外的优待了几分老太太,还让榴姐儿单独和她们娘几个见面。
榴姐儿做梦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等屋子里只剩下她们母子祖孙三人,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唰的一下就哭了起来。老太太和周大娘子脸上也都是泪水,知道这说话的时间不会很长,强忍着心中的难受,把要叮嘱的话都说了一遍:“你自儿个在宫里,咱们都帮不上什么忙,可是千万要当心。”
说着又把一些银票塞给了榴姐儿,要是她不出来,这些银票就要通过内侍往宫里送,到榴姐儿手里能有多少就不好说了。榴姐儿捏着那叠银票,只觉沉甸甸的,心里百般滋味。最让她震惊的就是,老太太和周大娘子先前说的话,原来她们也都看出来一些不同,知道她们记挂自己的安危,这比吃了蜜还让她心里高兴。“母亲、祖母,你们请放心,我在宫里都好,官家待我也甚好,只要我安分守己,也会平平安安的。”
周大娘子一听这话,又是双眼婆娑,恨不得搂着榴姐儿心肝肉的叫起来。石娘子也看到了坐在她桌子另一边的彭大嘴,只见这人只要了些爱吃的东西,拿到鼻子前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很是陶醉的样子。石娘子的目光只在那边停顿了一瞬,就又继续看着眼前的东西,这些用现代法子做出来的很多东西,这时候人们的确都还没有见过,这小娘子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想到这里,石娘子就拿起来那辣条放到嘴里。这东西她也有许多年没有吃过,在宫里倒是不好做出这样的小食来,等去外头没有那么多规矩,又没有那么许多的功夫。如今放在鼻子前,只闻着那味道就让她口水分泌出来。等放到嘴里,熟悉的味道弥漫在口腔里,虽然这茱萸的辣和后世辣椒的辣不能比,却因着里头又放了胡椒等各色调味的东西,反倒是香味更突出一些,只是比五香味的略微麻了一些。
石娘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那边的彭大嘴已经开口询问:“这位娘子,你可是头一次来这铺子?”
石娘子抬头往彭大嘴那边看了一限,等着他继续说下去。“我看你各色的东西都买了些,才这般问。”石娘子吃了几根辣条,停下来擦了擦嘴,看彭大嘴跟前放着的是炸鸡排,表面金黄酥脆,上面还撒着一些安息茴香和红褐色的东西,想着方才张婶娘给他介绍的时候说了这是梅子粉,便也挑了那炸鸡排吃。好久没有吃过这个味道,石娘子的眼睛一下子就眯了起来。一旁的彭大嘴一直在观察着她的表情,见她流露出这个样子来,在一旁很是高兴。
石娘子自然是没有忽视彭大嘴的目光,这人瞧着多少带了几分算计的精明,可行事作风偏又不十分讨厌,让人在旁也不由觉得好笑起来。排在后头的人看到他们两个在这里大快朵颐,已经有人狂吞口水,不停的算着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们。
原先在国公府外头专门替那些下人跑腿的闲汉,因着那边封了街,他们没地方可去,有几个人四处走着,就发现有几个人边走边说吃的,其中一个起了好奇,抬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