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土灶相比面包窑来说就要好搭得很,也不用去找徐泥瓦,他们自己拿着砖块也能围成一个圆形的底座,再往上逐渐地垒泥团,每一层都相对收窄一些,最后成一个上面窄下面宽的拱形便可。在搭的时候,还要在窑身留一个窑口,专门来放食材,底部再留一两个通风囗。
虽然想着很简单,但林杏月也不确定能不能搭好。正商量着,那边的张婶娘把门打开,就看到了在门口冻得发抖的沈大娘。“哎哟,大姐你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张婶娘一看沈大娘,就知道她肯定在外头已经冻了好一会儿,再一想他们刚才在大厅里吃窑鸡的动静,马上就明白了沈大娘的意思。“你也太见外了,直接进来,咱们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情。"张婶娘拉着她说。
冯大娘也在那里附和起来:“都是邻里邻居的,客气啥,不是你帮我就是我帮你。”
沈大娘在外头冻了一会儿之后,其实是有些想要回家的,但一想到沈大爷肯定会嘲笑她几句,脚步就顿住了,干脆便在外面冻着。“我给大娘先下一碗馄饨去。“柳娘子说。柳娘子也不和林杏月商量搭土窑的事了,快手快脚地走过去,手指翻飞,很快就把馄饨给捏好了。
早餐是在大厅里做的,灶台用的是陶土制成的小型灶体,像在外头摆摊卖小吃的,用的都是这种灶台,非常方便携带。这灶台的柴火从刚才就烧了起来,这样里头的水不仅能更快地热起来,他们在大厅里吃东西的时候也不觉得那般冷。柳娘子的馄饨捏好之后,锅里的水就开了,直接下锅煮上一会儿,小馄饨一个个的就漂浮了上来。
沈大娘心里既感动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张婶娘催着先喝汤,暖暖身子。
“早知道你在外头,说什么也给你留出来一些,让你尝尝我们才做出来那窑鸡,准备当年货来卖。不过等那土窑搭好了,咱们就能做出来许多,到时候你再尝一尝。"冯大娘说。
沈大娘心里暖暖的,也不瞒着他们:“我家那口子在家里闻到味儿了,还说要搬把梯子爬到墙头来看看你们到底在做啥。”这事倒是让他们想起来在国公府的钱婆子,一时都有些哭笑不得。那一碗馄饨下肚之后,沈大娘也觉得周身暖和起来,这才看见徐柏他们,一打听才知道都是被放出来的。
“还有这好事,一下子铺子的人可就多了。”再加上他们这些来帮忙捏馄饨的,光人手就有十几个。林杏月点点头:“是啊,人手多了,咱们能做的东西也就多,我想着也该让那些闲汉来帮着送些东西了。”
“那可真是个大好的消息,不知道多少人都等着呢。”沈大娘的那碗馄饨吃完,其他来帮忙捏馄饨和煎饺的人也陆续过来了,王小娘子她们几乎也都是前后脚到。
一来,林杏月就先让大家尝尝今儿新做出来的豆腐。“以后打算早餐再多一道铁板豆腐来卖。”她们这些来干活的,除了能领工钱之外,饭也是在铺子里吃的。她们回回一早过来,林杏月头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先做出来一些,让自个吃饱了。
比起王小娘子、常娘子她们这些只是早上来帮忙的人,更珍惜这份活计,也十分羡慕王小娘子她们这些能一直在铺子里帮忙的人。说起来的话,她们几个更像是临时工,常娘子她们却是正式的。不过她们一个个的干起活来都特别认真细致,林杏月说了要干净卫生,每个人来之前都会拿皂角仔细地搓搓手,像沈大娘这样来的时候还特意换上新衣胀万一什么时候,她们就能长久的留下来干了呢。“什么铁板豆腐?”
王小娘子听说有新鲜的吃食就想试试,大家都是来了之后重新洗了手,一个个地看过去。
这豆腐是宋石头他们做出来的,做铁板豆腐的事情也就交给了徐勇。做铁板豆腐得切成稍厚一点的块,放到锅里开始小火慢煎。一说要吃,徐勇那边就开始把豆腐放到锅里,“一会儿都尝尝,看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