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每年过来小住上几个月,时不时来小饭馆吃些东西,可不就是美事一桩。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走的时候林杏月又给他们带了些桃酥,听说味道有很多种,还没有开始往外卖,段老太太也知道这份礼的贵重。“要是不着急回去,等过几天了再过来,咱们这里重新开业,会有新的吃食。”
一听这个,段秀才的眼睛就亮了:“到时候我一定过来。”段老太太也点头:“要是到时候家里没事,咱们就在汴京多待几天,到时候定然捧场。”
送走了他们,林金兰就跟着徐叔一块去找那些能帮忙收拾的匠人,说了段老太太的名号之后,果然价格就降了不少。他们这边赶工着急,像徐泥瓦他们也是一早就过来帮忙干活,那些匠人也没有推辞,说好了过来的时间就定下来了。李掌柜见他们把隔壁铺子都买下来了,感叹起来:“你们刚来的时候,咱们都还说你们能在这里干多长时间,别到时候没几个月就跑了。”可现在再看,人家小饭馆哪怕位置偏僻,来的人照样不少,且好多都是达官贵人。
冯大娘让李掌柜帮忙算一算,什么时候动工比较好:“还有开张的日子,也得给咱们算出来。”
李掌柜立刻答应了:“都是邻居,我回去就给你们算。”一直到正月二十,小饭馆门口来问什么时候开门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许多闲汉都过来问。
“其他好些酒楼都开门了,他们那边做的米线一点也不好吃,可因着咱们这里一直没有开门,大家都跑去他们那边吃了。”这些闲汉虽然去哪里都是去,但是来小饭馆的次数多了,知道这里生意好不说,也不像那些大酒楼狗眼看人低。
更何况,每次累了,还能买上一些吃的。
林杏月这几天几乎没有闲着,把二楼收拾好之后,就开始钻研菜式。年前的时候就说好了,他们这次再开门,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只做米线了,而是开成快餐的形式。
石珍言打算等小饭馆步入正轨就离开,先同大家说了快餐都是什么,又该如何做。
像那些锅巴、沙琪玛这些点心,都放到了隔壁的早餐店里去卖,这样早上的时候是早餐铺子,等过了早上,就是专门卖这些的地方。而他们的小饭馆也特地开了一个窗口,专门是让闲汉这些人来买。菜式也要是大家都喜欢吃的,几乎不用林杏月怎么思考,直接把现成的那些菜色挪用过来就行。
譬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糖醋里脊这些,老少皆宜,吃起来又美味又下饭。
这样规划好,林杏月也就告诉了那些打听消息的人。“定好了,真是二十六开张?”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在这些老顾客中传开了。赵老丈几乎是奔走相告,拉着想要偷懒的许官人,挨个去说。“哎呦,总算是开门了!“宋丈人这几个玩石头的,年前几乎已经养成了习惯,赌石到一半的时候去小饭馆吃点东西。这次间隔的时间太长了,他们这些人几乎聊着聊着,就要说起小饭馆。“等二十六那天什么事情也别干了,我看就去那边等着。”“还用你说,正好天气也暖和了,我看咱们早点去也没事。”“对对,咱们几个左右没事,肯定能排到前面,听说不单单是卖米线了,还有其他的东西,倒是让人好奇起来。”
“不管是卖什么的,我这都等着吃呢。”
他们几个想得挺好的,以为到了这天早早过来排队就能排到前面,可谁知道,一大早到了之后,就发现前面已经站了不少人。“老天爷,你们这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赵老丈正好排在前面,笑呵呵地说:“天不亮就过来了,以前咱们几个经常排队等,已经习惯了。”
许官人很是有感触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那时候张婶娘就提着一个篮子的东西卖,不早点过来,根本就抢不到。
一行人一边排着队一边说闲话,目光还在旁边那早餐铺子上停留了许久。“以后还能有专门吃早餐的地方。”
“听说里面的花样也很多,不过要到后天才开门。”“到时候咱们几个可要早点来,不能让他们再排到咱们前面去了!"宋老丈几个人不甘心地说。
“对,一定要早早地过来排队!"其中一个老汉捶着拳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