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填满粮仓,没有贡举西园的钱财。”
“什么王太子,什么大汉骠骑,什么牧天子,许以军卒的利益,都是镜花水月,挥之即散。”
“故而,冀州遣使为攻心之策。”
“若他敢问罪,便可以令邦野明白,大汉不再是大汉,臣民不服牧天子,十三州难治,曾经万胜的大汉骠骑不在,压不住乱局。”
“若他忍下来,证明所谓的牧天子,只是虚有其表,外强中干,邦野难服。”
袁绍行至上位,睥睨堂下一众文武。
大汉宗室与士族的战争,从光武帝开始就未曾停下。
汝南袁氏选择冀州作为换治之地,究其原因就是光武帝有负河北士族。
自光武立朝,两百年来每一次叛乱,几乎都有冀幽士族的身影,亦是黄巾发源冀州,且无法被遏止的原因之一。
既然刘牧想要以战争决胜负,那便让大汉宗室见见什么是郡望。
一个生于陈国,长于洛阳的宗子,生来高高在上,未曾俯瞰州郡。
初披甲便是黄巾之乱,迁司隶校尉,累为骠骑将军,征讨邦野西寇,北伐鲜卑。
真以为死一个袁隗,死一个袁基,禁锢袁氏为官,汝南袁氏就散了?
错了,大错特错。
郡望之族,百年积望,朝堂推公卿,州郡举士人。
奔走之士以千计;门客万余;佃户,青壮数万,数十万;各族常年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密不可分。
刘牧想要以军卒,伐士族于州郡。
必以大汉的天子之名,背负犁地屠城的千古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