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杖责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杖责(2 / 3)

杖刑打完,侍卫这才抱拳行礼道“太子殿下,魏王殿下,打完了。”

李承乾眼神看向还趴在木枕上的皇叔与许敬宗。

李道宗额头是细密的汗水,手撑木枕哆嗦着站起来。

许敬宗也晃晃悠悠站起身。

陛下的杖刑是很可怕的,是能活活打死人的那种。

好在两人受的杖刑不多,只有二十下,皮开肉绽是难免,要是杖则再来三十下,多半就剩下一口气了。

李承乾上前一手扶起皇叔。

李道宗挣开太子的手,道“太子殿下,臣无碍。”

许敬宗也摆手,忍着痛楚咽了咽唾沫,道“臣也无事,就算是那些杂碎再来,臣一样会出手,叫他们知道,这东宫门下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好。”李道宗重重拍了拍身边少尹的肩膀,道“这才是一条汉子。”两人就这么互相搀扶着一路离开了皇城。

李承乾站在原地,瞧着两人的背影,对一旁的李道彦吩咐道“去杜荷府上吩咐一声,医治一番吧,孤还要他们继续效命。”

“喏。”李道彦也快步离开。

李泰作揖道“皇兄,若没什么事情,弟弟就先告退了。”

李承乾颔首,一个人走向了中书省。

李泰望着皇兄的背影,闭眼深吸一口气,也离开了皇城。

中书省传来了算盘声,这是于志宁在算账,算盘这个东西出现在朝中也就这一年间,坊间倒是传播得并不快。

这个东西也不难做,只要会点木匠活的人都能做出来,哪怕是简易版的,还能举一反三。

中书省门前,赵国公长孙无忌正在与李卫公李靖下棋。

李承乾走到近前,搬了张板凳坐下来。

李靖看着棋盘低声道“还以为太子殿下今日不来了。”

李承乾回道“遇到一些事,来晚了。”

“许敬宗被杖则二十,打完了?”

听到舅舅问话,李承乾靠着中书省门前的柱子,低声道“孤知道,父皇现在这么做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唯有罚了京兆府,才能让御史台平息弹劾。”

长孙无忌笑道“卫公,当今太子多么贤明。”

李靖低声道“后辈们一个比一个有手段,也能令陛下放心。”

“太子殿下去看过渭北的田地了?”

李承乾点头道“嗯,去过了,与父皇一起去的。”

现在的太子虽说主持着朝中用度,不过这些事交给于志宁去办之后,对于太子来说,来不来这中书省并不重要。

就算是太子时隔多日不来中书省,也不会有人说二话。

本就是太子自觉的事。

放眼历朝东宫太子,眼前这位十七岁的太子,已做得很不错了。

因此作为太子的舅舅,眼下除了期盼着这位太子登基,也想着太子登基之后,与陛下或者朝中旧友一起享受晚年。

“舅舅,孤有一事相问。”

长孙无忌打量着眼前的棋盘,一边分析着局势道“殿下有话直说。”

“孤想让小兕子拜在李淳风道长的门下。”

“没什么不好的,三清殿本就是供奉道祖的,皇家子嗣入道门没有不合礼数,再者说女子拜入道门的事并不少见。”

言罢,长孙无忌发现自己被将军了。

李靖笑道“辅机,你与太子殿下的棋路不同。”

长孙无忌盖上自己的将,道“还请李卫公赐教。”

“殿下的棋路刚猛锐利,棋子的一起行动便是为了最后的胜负,殿下的下棋方式只看目的,从不看一时得失。”

“但辅机你的棋路有所不同,心中纵使有盘算,但是失去了关键的棋子之后,就会手足无措,从未一退再退,看似从容地抉择,实则后方空虚。”

长孙无忌双手放在膝盖上,叹道“果然不能和长年领兵的人下棋。”

李靖抚须笑了起来。

房玄龄正巧从中书省出来,他望着棋盘道“辅机,你确实输得不怨。”

夕阳照在几人的身上,房玄龄卷起袖子道“老夫也来下一盘。”

李靖看向一旁的太子。

李承乾揣着手端坐,身体靠着后方的竹子,慵懒地回道“孤今天不想下棋。”

房玄龄与李靖对坐开始了对弈。

长孙无忌道“太子殿下是在担心河西走廊的监察奏疏?”

李承乾望着远处的夕阳,“今天一早御史台的监察奏疏就送到了,父皇拿到了奏疏之后,到现在没有回音。”

“殿下是在担心信错了人?”

李承乾惆怅道“担心过,不过有李大亮将军守在河西走廊,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大不了李义府人头落地,再换个人去。”

长孙无忌道“那殿下是担心,朝中将李义府换走了?”

“有这种顾虑。”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的工事如此之大,在这种时候临时换人很麻烦。

耳边是老师与李卫公下棋时,棋子摩擦棋盘的声音,双方博弈得很快,互相吃着对方的棋子。

李承乾低声道“如果舅舅能够帮助孤,往河西走廊多派几个官吏,协助李义府会好很多。”

长孙无忌在太子

最新小说: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状元郎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法兰西之父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亮剑:从俞家岭开始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