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九十七章
雪堂外。
宛娘在和圆娘同病相怜,一个心上人回乡成亲了,一个未婚夫找上门来退杀。
两个小娘子一人抱着一壶青梅酒,蹲在雪堂墙根底下摇头叹息。圆娘心里并没什么忧愁,主要是舍命陪君子,以此为借口,和宛娘在此小酌,排解宛娘心中的郁闷。
二人在饕餮小筑包了一油包卤味,有鸡爪、鸭爪、鸡腿、鸭腿、鸭脖、鸭锁骨、鸭头、鸭肠、鸭舌,用36味香料规规整整卤出来的,在辣油里泡了一天一夜,十分入味,斩好,正好就酒喝。
宛娘主要是喝酒,圆娘在悄咪咪啃鸭脖,二人一吃一喝间将王适和张远秋骂了个狗血淋头。
半壶酒下肚,宛娘熏熏然,高唱:“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圆娘被鸭脖辣的小嘴肿乎乎的,连忙灌了口酸甜可口的青梅酒解辣,“斯哈”一声,即兴唱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漂流,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安安安安一”宛娘心有戚戚然,抱着酒壶道“是啊,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啼?"说完,她抱着酒壶吨吨吨。
苏轼霍然开窗,探头寻到两个小娘子,提声问道“你们两个,晌午不歇一觉,瞎嚎什么?”
“师父,我们在借酒浇愁。"圆娘理直气壮道。苏轼纳闷:“王适暂且不说,那张远秋不是什么好料,离了他岂不是天大的福分,有什么可伤怀的?!”
圆娘蹲在宛娘身后,伸手悄悄指了指宛娘,又晃了晃手中的酒壶,她没什么可悲伤的,这不是在陪宛娘发泄嘛。
苏轼瞬间了悟,他系好衣带出门,对圆娘和宛娘说道“你们两个自己喝来喝去有什么意思?待会儿蜀国长公主在藕香榭有酒宴,我带你二人前去赴宴。”圆娘眼光一亮,蜀国长公主的宴席哎,那不得美男如云!好耶!好耶!苏轼一眼看穿圆娘的心思,悄悄道:“不仅有随殿下南下的美侍前来陪酒,还有别的佳公子来吹拉弹唱,不过这部分人你们看归看,不许动别的心思。”圆娘故作深沉道“师父,我懂,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嘛!”苏轼点了点头道“正是!”
宛娘晕晕乎乎道:“不沾身!”
圆娘扶宛娘去雪堂的隔间小榻上醒酒,苏轼忙嘱咐道“此事万万不能让你师娘及诸位兄弟知晓,这是咱们三人的小秘密。”圆娘笑道“师父放心,我定守口如瓶!”
她内心尖叫:啊啊啊啊!!我终于是个大人了,可以去那种声色犬马的场合了!!!我要醉生梦死好好销魂一番!!做苏轼的徒弟就是好!!绝对不亏!!爹爹当年与苏轼相交,若与那程氏兄弟相交,她这会儿该窝家里三从四德,背劳什子《列女传》呢!
蜀国长公主摆宴邀请苏轼主要是为商讨圆娘的及笄礼,黄州官员闻讯,死活要前来作陪,还有黄州的名流雅士,也削尖脑袋,前来凑份热闹。是以一场私宴变成一场规模巨大的游宴!
申时初,圆娘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着新裁好的蜀锦裙衫,拉着宛娘跟在苏轼身后前去赴宴,宛娘跟她穿的衣裙料子款式一摸一样,只是颜色略有不同。小姐妹俩常常穿一样的衣裳,走在一起看起来比亲姐妹还像亲姐妹!十分惹眼!!
进了藕香榭后,圆娘和宛娘乖巧的随苏轼入席,坐在苏轼身后。席间,苏轼与其他名流往来应酬,谈天说笑。有圆娘认识的,也有圆娘不认识的,不过,她对这群中老年人没什么兴趣,她悄咪咪倒了一盏蜜酒,和宛娘细细饮着。今日是长公主设宴,黄州及其附近府城的歌舞伎都来了,甚至还有不少颜色极为鲜艳的美少年,亦不知其是教坊身份还是良家子弟,但……都长得十分好看!
这时一道十分悠扬的笛声传来,如凤凰清唳,昆山碎玉!圆娘拽了拽宛娘的衣袖道:“你看,这世上除了王夫子,还有人将笛子吹的这样出神入化,啧啧,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宛娘眸色一滞,顿了顿说道“我还是觉得九郎吹的最好。”圆娘刚想说:“你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白月光滤镜在作祟。“话到嘴头又给咽了下去,一则怕勾起宛娘的伤心事,二则不好解释什么叫白月光滤镜!她略一思索,说道:“先别过早的下结论,万一他长得好呢,也能弥补一二,颜值即正义!”
宛娘萧萧然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世上还有比二哥还俊俏的小郎君?我不信!”
圆娘眨了眨眼,疑惑道“二哥哪里俊了?!”宛娘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十分震惊道“圆娘,你的眼睛还好使吗?二哥都不俊?那世上就没俊男了!!”
圆娘碰了碰鼻子,端起酒杯轻啜了一口,掩饰尴尬道“或许是二哥当年招猫逗狗的形象太深入我心了吧!”
宛娘扶额,头痛道“现在一谈起二哥,你想到的是什么情景?”圆娘仔细想了想,十分笃定道“金猊奴尿他床,他穿着短袄急得上蹿下跳的情景。”
宛娘忽然呛了一口酒,剧烈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