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98章:太子已废,谁为新太子?

第298章:太子已废,谁为新太子?(2 / 3)

,特封其为农泽圣睿太子,冀其善始善终,德泽万世。”

“后挥师辽东,以霹雳火之神兵利器,破高丽之坚城,辽东城下,敌军亡魂哀号。”

“更一举荡平新罗、百济,拓我大唐疆土,扬我国威于域外,彼时之功,朕未尝一日或忘。”

“然,功不掩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李承乾于功成之后,野心膨胀,私欲熏心。”

“昔日在长安,竟萌谋反逆念,其行虽暂未得逞,然已悖逆人伦,负朕养育之恩,违天下忠义之道。”

“朕念其年少,且有前功,不忍加诸重刑,冀其幡然悔悟,改过自新。”

“未料,其竟怙恶不悛。”

“朕命其回朝述职,以释前嫌,重叙天伦,共商国事。”

“然其至洛阳,竟拥数万辽东精锐,强占洛阳,妄图裂土分疆,拥兵自重。”

“朕数次遣使劝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谕之以祖宗之法,示之以父子之恩。”

“然其冥顽不灵,拒不从命,视朕之慈爱为软弱,视国法为无物。”

“朕为一国之君,上承祖宗之基业,下系万民之福祉,岂容此等逆子乱我朝纲,坏我社稷?”

“国之储君,当以仁孝为本,忠义为基,其行为若此,何以为天下表率?”

“何能担江山之重?”

“朕若姑息养奸,何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何以面对天下黎庶?”

“今朕以祖宗之法,社稷之重,忍痛废去李承乾太子之位。”

“虽念其往昔之功,然国法昭昭,不容私情。”

“朕望天下臣民,以其为鉴,忠君爱国,恪守本分。”

“朕亦当痛定思痛,广纳贤才,整饬朝纲,以保我大唐盛世,绵延不绝。”

“此诏既下,天下咸知。”

“自即日起,李承乾贬为庶人,削其一切爵禄。”

“朕之心,如刀绞斧斫,然为江山社稷,不得不为。”

“望后世子孙,铭记今日之教训,永保大唐之昌盛。”

李世民读完诏书,殿内一片死寂,唯有他沉重的呼吸声在大殿中回荡。

良久,那压抑的氛围才被一阵轻微的啜泣声打破,不知是哪位大臣,因这痛心的诏命而忍不住落泪。

能在这朝堂者,谁还不是个老狐狸,老戏骨。

哭声一出,群臣哭嚎。

这时,长孙无忌向前一步,跪地叩首,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太子既已废黜,当务之急是安定人心。如今朝堂内外人心惶惶,尤其是太子旧部,恐生不安。”

“臣愿领命安抚太子旧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陛下此举实乃无奈之举,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微微颔首:“无忌,朕信你。你且去办,务必让他们放下顾虑,安心效命。”

东宫也是有很多势力的,现在太子被废,按照律法来说,都要受到牵连。

更何况当初太子在长安,也是有着极大的权势。

魏征上前一步劝说道:“陛下,洛阳一战不可轻启,太子拥兵自重,又有霹雳火之利,强攻恐伤亡惨重。臣建议先派使者前往洛阳,再做最后一次劝降,若其仍执迷不悟,再做打算。”

李世民皱眉不语。

都废太子了,还指望那逆子投降?

真要降,就没有废太子这诏书了。

一直暗自欣喜的褚遂良见缝插针地说道:“陛下,如今废太子已成定局,为彰显陛下的圣明与仁德,臣建议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以安民心。同时,对于那些在太子一事中受牵连的无辜之人,也应从轻发落。”

李世民微微点头:“褚卿所言有理,就依你所言。传令下去,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

废太子的诏书昭告天下后,整个长安都沉浸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中。

东宫之内,更是一片慌乱与死寂。

太子妃苏玉儿坐于寝殿之中,面色苍白如纸,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指节泛白,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她身为太子妃,享尽荣华富贵,备受众人尊崇,可如今,太子被废,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般瞬间破碎。

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留在这东宫,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想到此处,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就在苏玉儿满心彷徨之时,曾经的长安县不良帅左丘名与万年县不良帅纪昭,正躲在宫城外一处隐秘的角落,低声谋划着。

左丘名眼神闪烁,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纪兄,太子虽废,但太子妃情深义重,定不愿与太子分离。我们若能助她与太子团圆,日后太子若能东山再起,我们可就是大功臣。”

纪昭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左兄,此事风险极大,一旦被陛下知晓,我们可是犯了大罪。”

纪昭已经是县尉了,本来担心被连座,而诏书下达后,对于他们这些曾经的太子党,陛下那边全都予以赦免,这让他顿时放了心。

对于太子,哪怕太子已经造反,纪昭心中也不敢有半点不敬的意思。

最新小说: 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 请为这个世界再扣一次扳机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综英美]小丑养崽,没逝,挺好的 你有白孔雀吗 雄主之神话刘秀 乱世发家日常 映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