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2 / 2)

上大战蒙古人,两战两捷,第三次竞然将清人和蒙古人的联军打得抱头鼠窜,甚至活捉了清人的将领,现在这家伙还被护着修建归一城的消息也瞬间在悦江府传开了。得到消息后,秦子汇昨天已重新给老家去了信,让大哥做好全家一齐搬到悦江府的准备。

李斑元得到这个消息后将信将疑,他作为朝廷的大臣,自然非常清楚清人的战斗力。边关的那些边军,派出去的那些将领,并不都是酒囊饭袋。其中一些大将比他李斑元在打仗方面要厉害得多。绕是如此,朝廷也只能看着清人一年年做大,边军现在最多做到守住边关,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堂堂正正战胜清人,朝廷没有一人能夸下这个海口。在朝廷中,凡是和清人正面对决,大梁的无不是望风而逃,偶尔有几位勇猛的将领敢于正面对战,斩敌一两百就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在这种情况下,江玄戈率领几千士兵在草原上和清人蒙古联军正面作战,而且对方的人数还比江玄戈这边多,竞然打得对方落花流水的消息,也不怪李现元无法相信。

若是如此,一个江玄戈将整个大梁朝廷都称成了笑话。他对自己在打仗方面颇为自豪,自认为是能文能武的儒将,可他的那些战绩和江玄戈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他看向这热闹的早市,悦江府有无数的粮食,无数的货物,而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无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人。这一切,都是江玄戈带来的。李斑元在这半个月,了解的江玄戈的种种,对不过十几岁幼龄的江玄戈越发敬佩,但同时对他的忌惮也在无限提高。这样一个人,一定有能力将大梁的下一个省府变成第二个悦江府,第三个,第四个,到时候天下归心,甚至不用他出一兵一卒,就能得到这偌大的江山。

所以在悦江府的日子,李诞元是既快乐又痛苦的,快乐的是,在到处都变成了人间炼狱的大梁,出现了悦江府这样一处净土。痛苦的是,悦江府再好,现在却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控制。而朝廷,似乎还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朝廷上的大臣都不是傻子,悦江府的消息在大梁扩散的越来越远,他们这些人一定也得到了消息。不过是因为大家都抱着私心,一拨人认为这完全不关他们的事,另一拨则不敢轻易向皇上谏言,现在大梁内乱不断,到处都是起义造反。老朝廷真的下令要处罚江玄戈,反而将他逼得旗帜鲜明也跟着造反怎么办。至少现在江玄戈对朝廷还是尊敬的,甚至因为他,悦江府连年欠的赋税都补上了。

至于皇帝,大梁不是今天这儿发生了旱灾,就是明天那儿发生了叛乱,更关键的是,国库空的能跑马,皇帝想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难上加难。既然江玄戈现在没有像明王他们那样打出造反的旗帜,那皇帝就先装聋作哑。李斑元猜,皇帝是想等把大梁其他内乱平息了后,再来收拾立场不明的江玄戈。李斑元看着摩肩擦踵一眼望不到头的早市,叹息一声,一时的姑息,必将造成大祸。若江玄戈在草原打败清人和蒙古人的消息为真,那么这威势定能震慑住朝廷和皇上,让他们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就连他自己,扪心自问,难道他就敢对江玄戈假以辞色,直接宣战吗?他不敢,他也怕揭开这层盖子,就让江玄戈彻底反了,到时候他就将成为整个大梁朝的罪人。思绪收回,李斑元问身侧的秦子汇:“贤弟,依你看,你认为江玄戈是位什么样的人?”

秦子汇笑了笑:“江大人自然是雄才大略之辈,不然怎能将一个穷极贫苦,盗匪丛生的悦江府治理成如今的模样。"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敢相信这里竞是大量边陲贫穷落后的悦江府。

李斑元同样也笑了几声,只是笑容里掺了一抹苦涩。雄才大略之辈,这样的形容,可不是在描述一个安分守己之人。李斑元很想迫切的见到江玄戈,一是一睹这位鼎鼎大名江大人的真面目,二是想问一问他,他到底是和居心,是否会对朝廷存在异心。李斑元怀揣着心心事往前走,也不知走了多久,忽听得秦子汇道:“工匠所到了。”

最新小说: 这个日常系文字游戏大有问题 弹幕骂我笨?太子共感后红了眼 穿越到修仙世界里当歌手 碎玉逢尘 恶女训狗无数!攀高枝!引雄竞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我们一起闯荡过 幻想入侵现实 七零渔村:靠赶海爆红大院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