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3)

宫九嘶吼出这个问题,又陷入深深的迷茫。

他回忆起更早以前的时光,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笑意。

“我不懂话本里的情意绵绵是什么,但我想爹娘至少举案齐眉。我觉得一家三口一直活得很开心。”

“爹忙于公务,但他不会忽视过娘与我。只要他不出城巡逻,我们一定会一起吃饭。爹教我读书习字,陪我扎马步练武。”

“娘懂得多种文字,她算术也很好,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八年前,中秋夜,应该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一切都变了。”

宫九想起那一夜,笑意被痛苦取代。

从那天起,他像被关入了从天突降的迷宫里。他无人能问,也再找不到正确出口。

“我在门外偷看到爹杀了娘。我不敢冲进去,我逃了,摔倒了。等我再醒过来已经是七天后。

王府发丧,爹捏造了娘突发恶疾的假象,说她短短三日不治身亡。我没见到娘最后一面,她就被入葬了。”

“今天,我终于找到原因。”

宫九扫了一眼王垒的尸体,“太平王不能留下一个敌国奸细。”

凉雾耐心地听完,默默叹息一句宫九是挺惨的。

比起寻找合适的安慰词,她倒是抓住一个矛盾点。

“你说亲眼看到,你娘是被捅死的。”

凉雾认为这有点不对劲,“这种杀人方式由太平王来使用,它有一些不合逻辑。”

宫九:“哪里不对了?”

凉雾摆事实,“现在回头看,你爹始终没有把王府出现奸细一事透露出去。说明他想彻底隐瞒当年的真相,对吗?”

宫九点了点头。

凉雾:“假设太平王是以隐瞒为目的灭口,用刀显然不是好的选择。王妃的身份引人关注,尸体有明显外伤容易露馅。下毒更合适,能让人死得悄无声息。”

这种分析是客观到冷酷了。

宫九不愿意去想,但听凉雾这样说,必须承认它很有道理。

凉雾:“我猜测你也一定在王府内仔细打探过,但没找到第三人知道先王妃死因。”

“是的。”

宫九问,“所以呢?”

凉雾指了指地上尸体,“问题来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刚才王垒言之凿凿,他说‘赵申一刀捅死了发妻’。是用刀,不是用毒,不是用绳子勒死。”

宫九蹙眉,是啊!王垒又是怎么知情的呢?

“娘的墓一直有人看守。我没听说那里出现过盗墓人或奇怪事件。”

宫九问:“你有什么猜想?”

凉雾伸出三根手指,“我想到三种可能:他猜的,他杀的,他教的。”

宫九只能理解王垒是瞎蒙对了,怎么会有后两种可能呢?

“我亲眼看到太平王捅死了娘,而且那夜王府没有被夜袭入侵的警报。再说王垒教太平王杀人,那太荒唐了。”

凉雾摆摆手,“眼见不一定为实。举个例子吧,我以前读过一则破案故事。”

庙里的大和尚被一刀捅死了,刀掉在禅房门外。

不多时,一位好奇心很重的香客路过事发地的门外。

看到地上的刀就捡起来细看。

又推开半开半掩的门,见到和尚尸体,凑近仔细观察。

好巧不巧,这时有一群和尚经过。

“香客手握血刃蹲在尸体边上,你说那群和尚会不会怀疑香客呢?”

凉雾又说,“如果再加一些因素,那把刀是香客收藏品之一,他与死者原来又有仇,他的嫌疑是不是更大了?”

宫九明白了。

六七岁的自己亲眼撞见的那一幕,被吓到拔腿就逃,不敢问清缘由,也就错漏了杀人的细节。

后来,父亲似乎无事发生,另娶继妻,组建了另一个三口之家。

自己对太平王府的嫌隙却越来越大,成见越来越深,也就距离真相越来越远。

直到现在,宫九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丧妻一年就再婚。

因为王妃是通敌的奸细,这个罪名一旦外泄,势必祸及整个王府。

太平王只能粉饰太平。

把发妻的死当作一场突发疾病,装作谁都没做错,他必须不引人怀疑地投入新生活。

王爷丧妻再娶,平常之事。

发妻的孩子病弱,避居他乡养病。

让他更偏爱继妻与年幼的孩子,也是诸多人性的弱点之一。

当王府内斗流言传出去,更能降低当今圣上的疑心。

手握实权的异姓王却毫无人性的缺点,对于皇帝来说未尝是好事。

事到如今,太平王与继妻幼女之间是不是单纯的全家和乐,有没有掺杂别的利益考量,对于宫九已经不重要了。

宫九:“照此推测,杀娘的另有其人。王垒一派察觉到娘叛变,派出专业杀手,用刀捅死了娘,所以王垒能说出凶器是刀。”

凉雾补充 ,“也有另一种可能,你娘是自杀。专业奸细应该都经过训练。”

做奸细做到王妃,还有了六七岁的亲生世子,这足够专业了。

凉雾:“奸细被发现后使用哪种方式自尽,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思想上。这方

最新小说: 清枝 公路求生,从破旧三轮开始 余温 溺茉[破镜重圆] 这不是我要的HE 阴差阳错下和丸井同学交往了 诱她入笼 武师密宗之名花有主 [综英美]哥谭女巫在线占卜 她已经从良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