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京酱肉丝
丰庆楼前掌柜为了彰显清廉,令账房抹掉赏钱,但这笔补贴切切实实进了伙计、厨子乃至洗菜工荷包里。
丰庆楼买的食材贵,钱落到菜贩子手里,采买也不亏,每次都趁着去市场选购食材用早饭,有的时候多喝一碗羊汤,有的时候吃上半斤牛肉。这种事就算被前掌柜发现也不会计较。不过是丰庆楼多卖一份点心的事。因此丰庆楼上到厨子下到洗碗工,除了眼红他把亲戚弄进来,对前掌柜的是万分满忌。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
丰庆楼新掌柜的第一把火就烧了所有人,认为补贴多,轻飘飘几个字去掉五成,还特意强调他本人也是如此。
若是丰庆楼是新掌柜的酒楼,伙计和厨子们最多私下里埋怨埋怨几句没有见过这么吝啬小气的东家。然而丰庆楼是皇帝的,你替皇帝省什么钱。再说了,皇帝是叫前掌柜带着亲戚滚犊子,辞了账房,其他人一个没动,显然只是对前掌柜任人唯亲这一点不满。新掌柜的记住这一点别再犯,其他照旧不就行了。
没看过史书,也没听说过“萧规曹随"的话本吗?厨子和伙计一闲下来就在心里诅咒新掌柜早日被查!第二把火是高价请个江南来的女厨子。
女厨子初到酒楼告诉厨子们鸡蛋糕应当怎么做,怎么和面拉拉面,丰庆楼的厨子认为她真懂,是以对拿着高薪的她没有一丝不满。做水晶饺的时候女厨子上手示范,竟然不如丰庆楼的小徒弟包的好,出自宫廷的厨子觉得有种说不上来的怪异。
就在这个时候,丰庆楼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丰庆楼是城中最大的酒楼,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以在丰庆楼吃上一顿为荣。江南商人自然不例外。有人看到蛋糕忍不住惊呼一句:“丰庆楼也有蛋糕?伙计闻言心里不快,难道只许仁和楼有蛋糕,丰庆楼不配吗。伙计又不敢给客人甩脸子,就叫他尝尝跟在别的地方吃到的有何不同。客人没听出他话里有话,说跟他在临安府吃到的一模一样,没想到远在京师也能吃到临安味。
伙计奇怪,难道不是仁和楼吗。伙计问临安府怎么会有鸡蛋糕。食客就说,“最先做鸡蛋糕的是林娘子,就是薛探花的妻子。她不但把凉皮的做法公之于众,还收了很多徒弟,教做拉面蛋糕和煎包。如今临安府和薛探花家乡丹阳县多了几十家蛋糕店、煎包店和拉面店。粗粗估算,这三样养活了最少三百人。”伙计惊呆了。
食客今年第一次来京师,以为仁和楼还是去年的仁和楼,不知道如今的掌柜姓林,看到伙计失态,潜意识认为他被这么大气的女子惊到。食客颇为可惜地感叹,“听闻林娘子随薛探花来到京师,日后去丹阳再也吃不到便宜又实惠的肉夹饼和卤肉拉面。”
伙计回过神就问食客,像拉面、鸡蛋糕这几样,是不是很多临安和丹阳人都会做。食客不假思索地表示,“那是自然!“伙计到后厨端菜,趁着女厨子不注意把此事告诉厨房管事大厨子。
女厨子的月钱比宫里出来的大厨多两贯,大厨子不差这两贯,但心里堵得慌。又担心伙计搞错了,他故意叫女厨子帮忙炒菜。应该闭着眼就能做出一道菜的老厨子在加盐和酱油的时候竞然犹豫起来?宫里出来的大厨子就劝自己,兴许她擅长面食。翌日请她帮忙调馒头馅料一-丰庆楼的馒头有馅,她调的大差不差,但手法生疏。又请她帮忙蒸炊饼,她愈发生疏,显然不擅长面食。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大厨子断定这个女厨子是个女骗子。当他把此事告诉丰庆楼掌柜的,掌柜的竞然说她是不擅长面食和炒菜,因为鱼米之乡吃米饭喜海鲜,而海鲜多是蒸煮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厨子因此很是不满。转念一想丰庆楼的月薪不低,吃的很好,掌柜的给女厨子高薪又不是叫他掏钱,算了,算了!可是掌柜的还有第三把火,这把火烧是不许后厨跟以前一样剩什么吃什么。中午若是剩两只鸡,用大料酱油卤了,留着晚上卖。掌柜的给丰庆楼众人规定几荤几素。
以前客人走后厨子不想做饭,洗菜工不想洗菜,就看看厨房有什么,厨子一锅炖或者两锅出,众人想吃什么盛什么,如今只能吃那几样。饶是比以前吃的好,此举也叫众人不满。
然而掌柜的是皇帝的人,不满也得忍着。何况这些事告到官府,厨子和伙计也不占理。
再说今日,店里正忙,掌柜的随手点两个伙计,给他们五百钱,叫他们去仁和楼买小鸡炖菜。伙计忙得晕头转向,能想到拿食盒就已经很好,哪还记得换衣服。
丰庆楼前店和后厨都有个管事的,前店管事看到俩人回来就说他给掌柜的送去,都等急了。走近一看食盒上的字,管事脸色惊变,尴尬到险些抠出一座丰庆楼。俩伙计不明所以,管事的感觉要是说实话,他俩这个月月钱就没了。管事就叫他俩忙别的去。
管事找个没人的包间把菜拿出来,挑两个伙计端炖菜,他端着两盘油炸鸡胸肉,一起送去后厨。
是以丰庆楼新掌柜的对此毫不知情。
因为丰庆楼和仁和楼离得近,两边食客有一半重叠,又有许多食客吃不到便宜的虎皮鸡爪心中不快,故意替丰庆楼扬名。不过五日,丰庆楼伙计拿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