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冒牌皇亲(2 / 3)

“我猜的可对?”

朱标既是羞愧,又是敬佩的道:“英明无过娘亲。”

亲儿子的马屁,马皇后还是很受用的,笑着说道:

“要是连这点都看不出来,我和你爹岂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好了,现在老实把经过告诉我,那钦犯有何特殊之处,能让老二另眼相看。”

朱标就将拱卫司的密报拿出来,道:“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您一看便知。”

拱卫司是朱元璋的亲卫,吴王时期就已经组建,洪武三年改名拱卫指挥使司。

其下辖的一个机构名为仪鸾司。

洪武十五年,仪鸾司改名锦衣卫。

所以拱卫司的真正职责是什么,就无需赘述了。

亲爹不在家,亲娘正在生老二的气。

朱标作为兄长,安排几个拱卫司的探子,去应天府大牢保护自家二弟是很正常的。

所以拱卫司传回的相关密报,直接送到了他手里,而不是交给真正做主的马皇后。

马皇后接过密报翻开,才看了两行就勃然大怒:

“竟敢直呼陛下名讳,简直无君无父。”

“本来我还可怜他小小年纪无故被诬陷,想要找个法子保全他的性命。”

“既如此就不必麻烦了,等你爹回来按律处置即可。”

然而,相比起来更让她生气的是朱樉:

“父亲被人羞辱不但不生气,竟还要与人做朋友,畜牲都不如。”

“我本以为他少不经事,等年龄长一些就好了,看来我错了。”

“马上将他带回来,我要亲自教他如何做人。”

朱标连忙劝慰道:“娘您息怒,二弟也是一时糊涂……”

他不开口还好,这一说话也是惹火烧身。

马皇后怒视道:“你还好意思说他?你爹被骂,你竟还能和没事人一样。”

“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她凤目含怒,自有一股慑人的煞气,周围的内侍腿都软了。

众所周知,娘娘心善体恤下人,轻易不会生气,也从不迁怒下人。

可一旦有人触犯原则,她也向来是不轻饶的。

现在很显然,有人触碰到她的底线了。

朱标羞愧的道:“儿子不孝,请母亲责罚。”

马皇后却没有轻易放过他,说道:

“若是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唯独此事你必须给我一个理由。”

“否则就去太庙给我跪着,直到你爹回来。”

朱标低着头说道:“是儿子不孝,不论您责不责罚,我都会自罚去太庙谢罪的。”

马皇后脸色稍霁:“我知道你向来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么做必有缘由。”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朱标表情有些不自然:“有些话我不方便转述,您接着往下看就知晓了。”

马皇后心中的好奇心被勾起,也不再说什么,垂首继续翻看。

越往后看她就越是惊讶。

在谈论朱元璋巡视开封的时候,马钰断言他此去名为巡视实为迁都。

别人不知道,马皇后岂能不清楚。

朱元璋这次去开封,确实是为了考察那里是否还适合当国都。

知道此事的,满朝文武加起来不超过一掌之数。

马钰一个乞丐是怎么知道的?

继续往下看,马钰还给出了五条理由:

其一,个人感情方面,朱元璋肯定希望将国都放在北方的历史名城。

比如长安和洛阳,都是十三朝古都,都曾经孕育了强大的王朝。

换成任何人一统天下,都会优先将国都放在这两个地方,朱元璋也不会例外。

其二,中原王朝的敌人大多都来自北方草原,将国都放在北方,有利于打造北方防线。

其三,应天龙气稀薄。

在应天定都的朝代,除了东晋之外,国祚就没有超过六十年的。

虽然天命之说虚无缥缈,可谁敢赌这东西不存在?

其四,长江天险能阻挡敌人,也会禁锢住人心。

长此以往,会让人变得短视、狭隘。

一旦北方有变,身处江南的群臣大概率会直接要求放弃北方。

马钰还举了南宋的例子。

南宋时期很多人都想北伐,但北伐需要加税。

等把北方夺回来,还要投入大量资源恢复生产。

这些资源都得南方百姓来负担。

所以南方士民普遍反对朝廷北伐。

如果将京畿放在应天,南宋旧事大概率会重演。

其五,南方富庶北方贫瘠,南方人口稠密,北方人口稀少。

如果在将都城放在南方,那北方将彻底失去话语权。

如此就会激化南北矛盾,甚至会导致国家分裂。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得将京师放在北方。

看完这五条理由,马皇后脸上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这五条理由,将天命、历史、人心、现实等等因素,全都考虑到了。

关键是,朱元璋也仅仅想到了前两条,后三条是他们都未曾想到的。

就眼界

最新小说: 余温 夏油教主想被姐姐救赎 诱她入笼 心机反派又在哄我做任务 [封神]你们怎么都不是人啊 溺茉[破镜重圆] 清枝 九零:全家白眼狼,真千金重生,不原谅 公路求生,从破旧三轮开始 COS富江后在横滨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