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3章 真香的机会都不给

第3章 真香的机会都不给(2 / 3)

马兄对朝政的见解,在下叹为观止。”

“但也产生了一些疑惑,想向马兄求教,不知可否。”

马钰心道果然如此,这李文过来不只是为了接李武出狱,还是为了自己之前说过的话。

至于什么方才转述,骗鬼呢。

李武到大牢里‘体验’生活,他家里肯定会派人保护。

自己前脚说的话,估计后脚就传到他家长耳朵里去了。

周围那几个牢房突然被清空,大概率也是他家里人的手笔。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露面的竟然不是对方的长辈,而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不过想到李文的表现又释然了。

他肯定是家族重点培养的继承人,说不定早早就出来独当一面了。

加上自己这辈子也是个少年,让他过来有些话反而更容易开口。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赞叹。

果然不愧是大家族啊,做事情就是讲究。

至于要不要回答对方的提问……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自己确实受李武颇多照顾,帮忙解一下惑也算是回报了。

当然,前提是他问的问题自己能答得上来。

于是他微笑道:“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若是李公子不嫌鄙陋请尽管发问,咱们相互讨论。”

朱标客气的道:“如此在下就先行谢过了。”

然后他恭维道:“之前马兄推测陛下前往开封实为迁都,让在下惊为天人。”

“不瞒马兄,家父在朝中尚算有一些地位,故而听到了一些风声。”

“陛下确实有意将都城迁往北方。”

“我的问题亦来源于此,不知马兄以为陛下此行能否得偿所愿?”

原来是这个问题,马钰松了口气,随口回道:

“不可能,开封已经不适合当国都了。”

“莫说是开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没有什么地方符合建都标准了。”

“但反过来说,每个地方也都适合。”

朱标惊讶的道:“哦?愿闻其详。”

马钰想要再捏一颗豆子,手才伸出来就意识到太失礼,顺势改为了端水杯。

抿了一口温水润润嗓子,才说道:

“咱们先说说建都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是地势,最好有天险可守。”

“其次是产粮能力,最好有大片平原能产粮食,减轻漕粮压力。”

“第三是交通便利,最好四通八达,如果有天然的大江大河就更好了。”

“第四是名气,历史名城拥有厚重的文化气息,能够聚拢人望。”

“第五就是人多富庶,最好有现成的城池在,如此营建新都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减少成本。”

朱标微微点头,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他自然是明白的。

马钰接着说道:“从唐末乱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北方人口凋零、百业凋敝。”

“几大历史名城皆已被夷为平地,连废墟都不存了。”

“不论大明将国都定在哪里,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

“所以第五条我们可以不用考虑了,只需要考虑前四条即可。”

朱标露出所有所思的表情,道:“马兄所言有理。”

“如果只考虑前四条因素,开封确实不适合作为都城。”

“最符合要求的,莫过于长安和洛阳,马兄以为然否。”

马钰心中赞叹,果然是大家子弟啊,马上就能锁定最适合的目标。

这不是尬吹,前世这些属于常识。

可现在是元末明初,信息传递非常缓慢,也没有人系统整理过这些东西。

能了解这些知识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甚至可以说,连朱元璋对此都是一知半解。

否则也不会巴巴的往开封跑,后续也不会浪费那么多钱粮营建凤阳皇宫。

李文虽然得到了自己的提示,可若他没有深厚的功底,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抓住脉络。

在这个年代,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能有这一番见识。

说一声天之骄子都不为过。

这不禁勾起了他的兴致,于是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长安和洛阳可谓是各擅胜场,都是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深厚。”

“真正要比较的,就只有前三条。”

朱标接话说道:“长安四面环山,有险关之固,又有八百里关中盛产粮食。”

“是最符合第一条因素的。”

马钰说道:“然其地势封闭交通不便,不利于掌控全国。”

“且经数千年垦殖,关中平原的土地已经非常贫瘠,陕北大面积荒漠化。”

“唐朝皇帝就经常带着群臣到洛阳就食。”

“现在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若将京都放在这里,粮食问题将成为致命的短板。”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洛阳四通八达,有伊洛黄河水运之便利,可足不出户控扼天下。”

“河南沃野千里,可为朝廷解决大部分粮食问题。”

马钰轻笑道:“然其地形狭小,对人口的承载力有限。”

“且面临黄河

最新小说: 荒年空间满仓粮,假嫡女她破防了 大明世家五百年 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 娇憨小侍女 最强小吃摊,别再给我送锦旗了! 大乾闲人 你不娶,我改嫁太傅你哭什么 破产后,召唤皇帝们给我打工暴富 港夜缠欢 听懂植物心声,我直播看诊爆红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