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 / 3)

皇帝如此隆重的接一尊大鼎入宫,这个消息不出意外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这鼎到底是什么东西,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最关注的无疑是达官显贵,纷纷行动起来打听消息。

朱元璋压根就没隐瞒,很快他们就从运输大鼎的士兵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

徐大将军打败元军,意外从地下挖出来的。

得知鼎的来历,李善长和宋濂二人马上就猜到了真相。

这大概率是殷商礼器。

尤其是李善长,得知船靠岸后皇帝第一时间就召见了马钰,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同时他心中也非常的愤怒。

以前遇到类似的事情,皇帝肯定会第一时间找他过去商议。

这次,从头到尾都没有告诉他。

到现在他这个丞相还被蒙在鼓里。

宁愿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乞丐,也不愿意相信我是吗?

好好好,朱元璋你不要后悔。

内心发了一番狠之后,李善长终于还是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情。

皇帝大概率要用这座鼎做文章,而且他也大致能猜到一些。

一起打拼那么多年,他们相互之间都很了解。

现在的朱元璋,迫切的想要证明大明是天下正统。

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拿殷商礼器做什么,就不难猜了。

只是,就算这鼎是商王祭天的礼器又能如何?

现在又有多少人肯认这个东西?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才智,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是糊涂了,还是另有打算?

这让他很疑惑,也是最让他生气的地方。

他感觉自己正在失去对一切的把控。

而且这一切,都是那个小乞丐带来的。

不行,必须要采取行动了,不可坐以待毙。

只是,到底要如何做呢。

对别人他有很多办法,最直接的就是派人将其暗杀了。

这是对付敌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可马钰是马皇后认定的从侄,他是绝不愿意轻易得罪马皇后的。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过激的手段不能用。

一时间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就在李善长纠结的时候,外界关于大鼎的传闻越来越多。

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内情,即便知道了大鼎是在安阳挖出来的,依然一脑门的浆糊。

不就是挖坑的时候挖出来一尊大鼎吗?值得皇帝如此重视?

不可能,这鼎肯定有秘密。

可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这次任凭他们再怎么打听,都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消息了。

毕竟,运送大鼎的人也同样不知道内情。

倒是有人将鼎的样式,规格之类的给透露了出来。

盘龙纹、饕餮纹、重达千斤,除此之外再无别的线索。

不过这三个线索也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这种纹饰,这种规格,十有**是王鼎。

只是到底是哪个王的王鼎呢?

世界上并不缺聪明人,很快就有人查到,那里很可能是殷商故都所在。

也就是说,这鼎可能和殷商王室有关。

然后争议就来了。

有人认为,如果这真的是殷商王室祭天的大鼎,那皇帝如此重视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这大鼎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在大明建立的第一年出。

这代表啥?

代表大明天命所归。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且不说这鼎到底是不是殷商王室所有,就算是的又能代表啥?

商王朝都哪辈子的事情了?

再说他们的天命早就转移给周王朝了,而且我们现在推行的也是周礼。

殷商礼器能代表什么?

经常在网上吃瓜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情如果一面倒的认同,或者是一面倒的反对,话题性大多都无法持久。

只有那种对立特别严重的话题,才容易破圈,且经久不衰。

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

赞成的和不赞成的,开始了互相争辩。

一方说,华夏那么多朝代,祭天的礼器数不胜数。

按照你们的逻辑,那是不是随便挖出一个朝代祭天的鼎,都能代表天命啊?

这么一算,天命也太不值钱了。

另一方就说,儒家历来崇尚三代圣王之治,殷商亦为三代之一。

你们否认殷商天命,就是背弃儒家思想,就是数典忘祖。

原本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慢慢的就开始上情绪了。

必须得证明我是对的他是错的。

于是双方开始旁征博引、论经据点,自己说不过就开始拉亲友入场。

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并且开始从官僚、读书人中间,向着百姓群体传播。

众所周知,高人在民间,脑洞最大的也是广大百姓。

毕竟吹牛皮又不犯法。

这事儿传着传着就变样了。

只听一人说,这尊大鼎出世时光芒万丈,紫云千里。

最新小说: 武师密宗之名花有主 清枝 溺茉[破镜重圆] 这不是我要的HE 余温 诱她入笼 阴差阳错下和丸井同学交往了 公路求生,从破旧三轮开始 [综英美]哥谭女巫在线占卜 她已经从良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