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7章 攘外必先安内

第347章 攘外必先安内(2 / 3)

文学圈、舆论界的许多怪现状的,张潮和王蒙这一唱一和下,哪里还不知道这股风从哪里来。

刘恒和张潮关系不错,脾气也大,用保温杯一磕桌面,发出“咚”的一声响,吓了大家一跳,只听他道:“要越界也是这些人先越界。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这次你要去日本展现中国文学的形象,就得先把泼在你身上的脏水擦干净了。

这些人真是什么钱都敢赚,这回让群众收拾收拾他们!”

张潮:“……”心里忍不住翻了白眼。什么“攘外必先安内”,有这么咒人的吗?

但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道:“这次泼脏水的这些人都是无名小卒……”

刘恒纳闷了,问道:“无名小卒不好吗?这优势在你啊!”

张潮:“……”刘老师,你不会说话就少说点!还有最近那个经典电影少看点……

不过他还是只能耐心地解释道:“马悦然这么一说,同学们这么一‘揪’,我就没办法放长线、钓大鱼了啊,可惜,可惜!”

众人:“……”大家都在同仇敌忾,你琢磨的是怎么钓大鱼?

不过没一会儿,也都琢磨过来了,就连刘恒都猛拍了一下大腿道:“还真是!”

这件事复杂就复杂在,他们可以扣屎盆子,但是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下,同学们“揪出来”的行为,反而会让张潮在舆论上陷入被动。

因为时过境迁,张潮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小伙儿了,无论他承不承认,他都是文坛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一方诸侯”。

而这一次批评他的人——无论是某某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还是某某地方作协的老作家,加起来与他都不在一个量级。

张潮过往在舆论战中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他一直都是相对弱势的那一方,他的反击往往被认为是无可奈何的正当防卫——只是有时候防卫太过当了点,不小心就把对手舆论超度了而已。

就像这一次他拒绝马悦然,人们在态度上认同他的更多一些,除了他在CCTV访谈中的出色表现以外,内在的情感逻辑仍然是他和马悦然之间巨大的身份差距。

一个刚刚崛起几年的中国青年作家,一个“积威”20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大家下意识肯定认为前者的话语权大大弱于后者。

尤其在国内媒体持续几周的炒作之下,会面邀请如同马悦然所说,成为了“宫廷觐见”,舆论就更认可两者的等级差异。

张潮的拒绝,就不再是一个没礼貌的年轻人,拒绝一位慈祥的老人;而是一位勇敢的青年,反抗强权的收服。

而这一次则完全不同,对张潮的批评远还没有形成“墙倒众人推”之势,连重要点的报纸都没有转载,仅在一些销量低迷的地方报刊上打转。

而站在张潮这边的大学生和网友们,现在就要冲过去把人老底都掀了,还直接扣上了“文坛内奸”的帽子,实际上并不能让张潮真正赢得舆论上的优势。

反而会让人觉得张潮站得高了、人也飘了,一点批评都受不了,还动辄就发动粉丝四处出征。

2007年的舆论环境,就是这么怪——你越强,就越得忍着;忍不住反击了,那是你没修养。

所以张潮虽然在第一时间就看到那些文章却一直选择按兵不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更“嚣张”一点——等他们“嚣张”到当初方老师、莲岳他们那个程度了,才好一网打尽。

省得东拍一只苍蝇,西捏一只跳蚤,没完没了。

结果马悦然这老头在燕大演讲一激动,他自己倒是脱身了,却把烂摊子留给了张潮——不过估计这也是马悦然事先想不到的。

张潮最后只能叹口气道:“这事只能我自己来平——大家还是说回正题吧。我觉得行程没什么问题了,饭塚教授那边应该也可以接受。

整个行程15天,不短不长,东京、京都、大阪……”

高洪波问道:“北海道不去吗?我看最早日本发过来的行程里有这一项,后来怎么划掉了?莫言他们前年去了一趟,说是很不错,莫言不是还出了本书叫啥来着?”

陈建功在一旁道:“《北海道的人》。”

高洪波道:“对对,《北海道的人》——北海道是日本文学的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地域,川端康成的《雪国》就是写北海道的。

他那个开头棒极了——‘穿过长长的界限隧道,就是雪国。夜的底色变成银白。’”

张潮打了个寒颤,连忙道:“北海道最美的时候是冬天——雪国嘛。10月上旬都还没有开始下雪,去了也看不到‘夜的底色变成银白’的景象。

所以还是算了吧,以后有机会再去。”

高洪波惋惜地“啧”了一声,道:“这样啊……还真是可惜,好吧。”

张潮心里捏了一把冷汗。莫言的《北海道的人》后来在网络上引起了多大的争议他可一清二楚,他特意让饭塚容取消北海道的行程,就是不想两者之间发生任何联想。

张潮心里最清楚不过,文化人写的文字里,就数游记最敷衍、最不可信,要么和郭德纲早年相声里的主流相声演员一样,到哪儿演出都要唱一句:“

最新小说: 前任无双 我投篮实在太准了 篮坛之氪金无敌 退后让为师来 女主从书里跑出来了怎么办 深渊独行 生活系游戏 玩家超正义 网游之近战法师 冒牌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