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是为了避嫌,加上参与了题目翻译工作,他们是不能和学生见面的,现在考完了自然能和学生见面。为了不影响学生之后的实验考试,老师们也不和林冕讨论题目,他们只是互相说些闲话,聊聊关于台市的景观、天气和小吃。至于林冕提前这么早就出来,两位领队老师早就见怪不怪了。林冕之前在集训队里也是这样做的,本来老师们是不放心她这样做的,可一次次的满分叫人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服她。他们也只能再三强调,要检查完以后再交卷,每次林冕都做到了,所以这次即便是国际赛林冕也是一如往常,他们也不惊讶了。下午主办方带着华国代表队继续参观。
经过一上午的考试,大家都有点焉了,比较疲倦,林冕这时候看起来就很突出。
她精神饱满,一点也看不出上午她进行了头脑风暴,脑力劳动也是很累的,其他几个人看她的目光像是疲惫的老人看到了活力满满的年轻人。不是,她怎么这么有活力呢?
主办方会叫她们看一些有互动的活动,林冕总是那个鼓掌最有劲、欢呼声最大的人,有她这样的观众,让表演的人也更有劲儿了。第四天领队老师又去开会进行讨论和翻译,这一天会让参赛选手们休息,毕竞昨天还是很累的。
第五天的实验考试,林冕被分到了上午考试,这次实验考试是两个题,电路与电磁感应题以及光学与波动测量题,每道题10分。考试时间依旧是5小时,这次落在林冕身上的目光变多。不少人知道她是理论考试最先出考场的选手,他们对她有些好奇,她究竞是自信还是自负呢?
不过这个答案很快就能揭晓了,他们收回目光,专注眼前的实验。林冕的操作很标准,将科学与美结合,在她身上,不止能看到科学的理性,更能看到科学独特的魅力。
当林冕又一次提前出考场后,她突然恍惚,她的物理竞赛就这样结束了。领队老师看到她又是提前出来的,这次他们就没有放过林冕了,赶紧和她对题。
当林冕的答案说完后,领队老师长舒一口气,“你这答案都没错,时间又是最早的,只要实验操作没什么问题,最起码金牌没得跑的。”华国在各类竞赛题里都一直是种子选手,他们每一年的目标都是尽可能拿到最多的金牌以及绝对优胜者。
今年他们是把宝压到林冕身上的,她是团队里最有可能拿到绝对优胜者的。等到实验考试结束,选手们原来紧绷的心心一下就松下了,无论结果怎么样,起码这一刻他们不用再为考试发愁了。各个代表队开始互相串门,互相认识、送小礼物。年龄最小的林冕当起了翻译,她英语好这件事,早在之前尝试做英文考试卷时大家就知道,只是没想到林冕的口语表达也很好。除此之外,当F国代表队来互换礼物时,林冕居然能和他们交流顺畅,而且她的卷舌音听起来很好听,这又刷新了华国代表队对她的印象。他们四个人,能代表华国来参加国际竞赛,就已经是外人眼里板上钉钉的天才了,可是又有谁能做到林冕这种程度呢?她简直是全面开花!
林冕在哪里都可以做到如鱼得水,在哪里都可以吃得开,她的存在,也让一些存在偏见的外国选手改变了想法。
他们原来以为华国选手就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可林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狭隘。
尤其是大家聚在一起玩,有人提出表现各自才艺时,得到绝大多数的赞同,与其看主办方安排的活动,他们更想大家一起玩。即便只有几天,不少人也处成了朋友,这种超越了国家、文化的友谊,在年少时总是珍贵的。
林冕的性格让她与不少人成为朋友,她与他们互送的礼物是徽章和扇子。扇子上的字是林冕自己写的,看着扇子上的清携俊逸的汉字,即便这些外国人不认识汉字,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
这些扇子上画了山水墨水画,配合着林冕的书法,让他们好像也能懂得华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让他们对林冕更感兴趣了,她还会什么吗?大家都很期待林冕表现其他才艺,林冕也不推诿,她走到大厅的一角,那里有一台钢琴。
当林冕坐到琴凳上时,大厅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盯着林冕,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注视下。
当第一个琴键被重重按下,紧接着激昂的音乐声在所有人耳边响起。林冕的手指是那样灵活,大家的眼睛跟不上她手指跃动的动作,节奏时快时慢,但却是那样热烈。
仿佛将少年意气全都抒发出来,少女的那股劲是那样动人。演绎到高潮部分时,林冕的身体轻微颤动,她直接站起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把一切推向高点。
这样的声音,让不少人的耳朵变麻,他们的灵魂仿佛沉浸在音乐里,随着这艘林冕指挥的小船,在狂风巨浪中驶开一条线路,得到生机。在明明晃晃的光里,像是荒漠里的人看到了绿洲,也像是支撑在悬崖边上的人终于看到了一只手递到了眼前。
林冕弹奏的不只是钢琴曲,更是对生命的赞颂,那般昂扬的活力让不懂音乐的人也能闭着眼陷进去,听懂她想要表达的东西。一曲毕,整个大厅先是安静了好一会,才陆陆续续有掌声响起,这些掌声唤醒了所有人,雷霆震动般的掌声在大厅响起。林冕笑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