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红包,只怕你不会收。”
徐得庸心中一突,要是这娘们发神经,为了还之前的人情,包一个上千块的红包,他不但不敢收,倒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嘿嘿。”徐得庸咧嘴一笑道:“只是打个比喻,您可甭整太大,不然我们可还不起。”
随即岔开话题道:“哎,伊莲娜呢,这几天怎么没见,那天给我们照相,正想请她喝酒呢。”
陈雪茹心中微微有点冷笑,表面悠悠道:“伊莲娜有事回大苏了,便托我将那天洗出来的相片带给你们,刚才我和慧真都看过了。”
徐得庸这才注意到桌边的一个黄信封,里面放的应该就是相片,他伸手便拿了过来。
徐慧真笑着道:“照的都很好看,后头要好好谢谢伊莲娜。”
坐在徐得庸腿上的小理儿见到信封就伸着小手去抢。
陈雪茹看着他们一家忽然有点意兴阑珊,便起身道:“不早了,我走了,回家。”
两人起身相送道:“雪茹姐慢走。”
陈雪茹潇洒的摆摆手,摇曳着裙摆和腰肢款款离去。
徐慧真道:“你带着小理儿先回去吧,这几个客人走了就打烊。”
徐得庸道:“我等着给你搭把手。”
徐慧真轻轻推了他一把道:“不用,又没有什么重活,你不用把我保护的这么好,不然让别人知道还大惊小怪的。”
徐得庸道:“那好吧,我先回去了。”
“嗯,明天还要早起去蔡全无那,你算是他朋友,我这边代表小酒馆的众人。”徐慧真道。
徐得庸点点头便抱着小理儿回了家。
……
翌日一早,徐得庸锻炼完之后,心念一动开启盲盒。
“噗。”
一大包东西落入盲盒空间。
徐得庸一看竟然是一大包棉花,得有个四五十斤。
嘿,都是限量供应的好东西啊,以后娃的棉衣棉裤可以可劲用了。
这时,徐慧真也醒来起床,洗漱穿戴整齐后,徐得庸带着娘俩去往蔡全无家。
为了使其结婚更加有氛围,徐得庸还把他的手摇唱片机给带了上。
到了蔡全无家便放在屋内,上弦搭针,充满时代特色的音乐响起来,这喜庆劲立马更上一层楼。
今天的客人不多也就两三桌,蔡全无找了个老厨子做。
片刻之后,牛爷笑呵呵的来了,见面相互打过招呼后,看一切准备就绪,什么红对子、鞭炮等等。
他点点头笑着道:“嘿,全无,你这能当上公方经理还娶上这么好的小媳妇儿,可得要感谢得庸两口子,今天一定要多敬两人几杯,慧真那就免了,都得让得庸代劳。”
蔡全无高兴的傻乐两声道:“牛爷说的对,到时候肯定多敬几杯。”
徐慧真笑着道:“牛爷,该多敬的人是您吧,您可是大媒人。”
牛爷笑呵呵道:“嗨,我就走个过场,你们才是出力的人。”
蔡全无道:“都多敬,今天都多喝一些。”
徐慧真道:“酒虽好,但也不能贪杯哦。”
牛爷笑着道:“看,到底是谁也爷们儿谁心疼,这话里意思就是不想让得庸多喝啊!”
“哈哈哈……。”
众人都笑起来。
聊了一会,看时间差不多,蔡全无便带着徐得庸去接亲,同行的还有强子,强子也骑着板车。
到了何玉梅家里,新娘子已经画了淡淡的妆,一番简单的程序之后,新娘子便上了车,嫁妆很简单,一个小的梳妆柜,一些生活用品、衣服等等。
蔡全无骑着徐得庸的车带着新娘子和嫁妆。
强子则带着徐得庸,以及何玉梅的弟弟和几个亲戚。
蔡全无高兴的带着眼眶发红的新媳妇回家,两人都对未来新的小家充满了期盼和憧憬。
“来了来了……。”
强子在胡同口见到车来了,喊了两声立即点燃鞭炮迎接。
“噼里啪啦……。”
在喜庆和鞭炮和音乐中,在牛爷的主持下,蔡全无和何玉梅正式结为夫妻。
喝过喜酒吃过饭之后,强子自告奋勇的将送人的活揽去。
蔡全无不在,小酒馆和食堂还需要徐慧真主持,徐得庸便带着娘俩告辞回去。
至于刘德柱、强子可以留下来闹一闹。
……
隔了一天,便到了农历六月六。
所谓:“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这一天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望夏节”,又称“天赐节”“炒面节”“闺女节”,旧时亦称“闺女回门节”。
出嫁的女儿会和丈夫一起于此日回娘家,探望父母,谓之“望夏”。
新婚夫妇须带“长葫”(谐音“长久粘糊”),以图夫妇恩爱长久,后来带长葫者已不多见,多带瓜果、白糖和饮料等消暑物品。岳父、岳母也会以汗巾、扇子、草帽等作为回礼。
如今,已少有人过望夏节了。
这“天赐节”,是宋真宗时期的官方节日,当时称为天贶(kuà)节,天贶就是上天恩赐的意思,
在文献记载里,老京城的六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