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冉曦知道他心中所想,但还是应了下来。
她想着,若是他真的遇到了险境,有了这种念想,能够拼了全力,也能脱离险境,那也是好的。
她伸出手来,抚过了他的脸颊,并着他高挺的鼻梁和温软的唇。“你要回来,你一定会回来的。"冉曦喃喃地说道。她以她看见过的原书中的剧情做担保。
不过,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她的气息就吐入了顾贞的口中。她完全是顺从自己的本能,接纳他的气息,与他的气息合于一道。一想到顾贞此行的凶险,她的眼泪淌下来,顺着她的眼睛滑落,到了她的唇角,被顾贞吮吸入口中。
他的唇角一片湿润。
不知多了多久,她才吸入一口新鲜的空气,带着冬日的凌冽,侵入她的肺腑。终于到了顾贞启程的时候了,她看着他披上铠甲,上了战马,踩在寒霜上,地上还有些湿滑,山野间一片茫茫的雾气,不多时,他的身影渐渐模糊。冉曦叹了一口气。
他那边是在冒险,她这边为了迎战段平的部队,要安排的事情也不少,送顾贞远去后,她立马寻找耿凡商量这边的事宜。与耿凡说话到中途的时候,她忽然想起来顾贞跟她说的话,她问道:“耿刺史可听说过,雍州有在遇到凶事之前,找一两件喜事去冲煞气的风俗吗?”耿凡摇了摇头:“这我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雍州地方大得很,有的地方的风俗我也不是很了解。”
可是,顾贞从小长大的地方离雍州的治所很近,耿凡必然是很清楚那里的风俗的。
冉曦几乎可以确定,顾贞又在骗她,其实回想起来,她那时就感觉顾贞的眼神不对劲了,但是,她没有细想,可能她打心底里也不排斥。顾贞很有功夫跟她调笑,可见他对于场战事,还算是自信,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冉曦如此安慰自己。
“小娘子问这些可是要鼓舞士气?"耿凡往正途上猜测她的想法。哪里有这样的想法啊,冉曦低着头,含糊着应道:“是啊,只是,现在想来,是行不通的。”
耿凡有些失落,不过片刻后,又来了精神:“我倒是知道一些别的,若是能够对小娘子有所启发,能够鼓舞士气,那倒是好了。”于是,他又说起了许多风俗,冉曦认真地听着,一一记下,细细地琢磨。段平的部队距离他们越来越近,远远地望去,天边黑压压的一片,如同巨浪从视线的边界涌过来。
据顾贞的说法,段平仗着人多,要来这里围城,不过,他也要她不要太担心,如今他已经断了段平大军的粮道,现在段平的军中已经有慌乱的气氛了,不过三日后,他便会过来这里解围。
此时,军中顿时变得很是忙碌,在城楼布置各种守城的器械。段平的军队在上午开始了第一次攻城,持续了三个时辰,不过,他们没有讨到多少好处。
城楼上的士兵奋勇非常,往下面丢巨石、射箭,从城楼上望下去,一地残破的尸体和箭矢。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段平带着部队结束了第一波攻城,回去修整了,但是,按照冉曦得到的消息,他们明日还会过来。夜里,冉曦站在城楼上,看到绵延数里的营帐燃起了火把。巡逻的士兵在营地之间行走,火把在熊熊燃烧,还有零零散散的士兵坐在营帐间饮酒,酒水下肚,一阵寒风吹过,却带不过来几句他们说话的声音。是如死寂般的沉默,到了末了,把酒水浇到剑上,最后,酒水渗透了土地里。
他们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也许是在饮世上最后一杯温酒。而后,乐声传来,甚是悲凉。
冉曦忽然想起耿凡与她提过的雍州的风俗。她召集了十几个人,问他们道:“这是笛子的声音吗?你们听得出来他们吹的曲子吗?”
“是啊,吹得是我们当地的曲子。"十几个人一同说道。自从冉曦颁布了禁止当地的富户把持进山的通道,以及在饥荒中亲自去照料难民后,他们对冉曦十分敬重。
还没等冉曦再问,他们已经争抢着回答起来。雍凉之地本就临近,在从前的往来也甚是频繁,因而风俗、语音都是相近的。
那边吹的曲子,他们只消听上几句,便能辨别出原曲来,原曲甚是悲凉,尽是在诉说在战乱之苦,白骨漫山遍野,无人收敛。“瞧着他们的士气很是低落,我们的胜利还是有希望啊。”一人笑着说道。他们在雍州,也时不时地被段平带着军队劫掠,十分厌恶段平。他这句话本来是恭维冉曦的,但是冉曦并没有理会他们的这句话,反倒是他们拿过笛子来。
“你们会吹的曲子多吗?"她问道。
“多啊,我们从小就拿着这笛子当玩乐的东西。"他们爽快地应答道。“有没有宽和温柔的曲子?”
“有啊,好多呢。”
冉曦听着他们的讲述,从其中选取了两个:“一会就去吹这几首,就站在城楼上,一定要吹得大点声,让段平的营地的士兵都听得清清楚楚。”十几个也没有问为什么,干脆利索地答应下来了。于是,十几个人便开始吹奏。
他们拿过来的笛子还有多余的,堆在一个布袋里。冉曦听着他们吹,忽然觉得其中的一首曲子的旋律有些熟悉,她知道,这种熟悉的感觉必然来自于顾贞。
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