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但不能让她的行为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算了,先不想了,反正也快过年了,就不信她过年也能厚着脸皮待在娘家。李大柱不知,唐明美真是这么打算的。
其实她也动摇过,在看到母亲被邻居嘲讽女儿是不是要在娘家过年时。看到母亲难堪的样子,她好难受。
但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而这件事和唐明丽有关。“哈秋。”
“哈秋。”
“哈秋。”
在开着暖气的家里面,唐明丽忽然连打了几个喷嚏。付老夫人都忍不住停下手中织毛线的动作,询问她是不是冷到了。唐明丽摇了摇头,“有暖气,不会冷。”
可她确实是一直在打喷嚏。
要么是有人在牵挂自己,要么是毛线的毛弄的。但奶奶也在织毛线,如果说毛线真脱毛到处飞,奶奶不可能办点事都没。至于说有人牵挂自己……
那确实是的,远在深圳的付辞不就天天挂念着自己。可她也没天天打喷嚏啊。
只能说打喷嚏也是个玄学吧。
唐明丽思绪神游了几秒又回到正在干着的事中来。她比了比自己手中织好的那段围巾,又看了看奶奶的,忍不住哀叫了声。“怎么我落后得越来越多了。”
昨天祖孙两人一起去逛街,无意中看到一间新开的毛线店。一时兴起动了织毛线的念头,于是挑了几团喜欢的颜色回来。两人是同是昨天晚上开始的,但经过今天一早上的努力,唐明丽已经落后付老夫人一大截。
付老夫人慈爱笑道:“我怎么说也有几十年织毛线的经验,快你这么点不是很正常吗?”
“这么一大截是一点吗?“唐明丽伸手比了约莫二十公分的距离。一条围巾总共才几公分,这么下去,奶奶今天就能织好,而她可能要织好几天。
她上辈子也是有点织围巾经验的啊。
落后太多的唐明丽有些着急了,然织毛线这种细致活,越急越容易出错。这不,她漏针了。
还好及时发现,不然围巾后半截可能白织了。拆了白织的那几行,重新回到起点后,唐明丽调整了心态。其实也没事的,奶奶先织好就先织好,反正她每天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也就是练练字看看书,现在多了一项织围巾。买毛线的时候就预了是慢慢织的,过年前织好就行。是她忽然发现原来奶奶织那么乱,连带着乱了自己的节奏,好在现在调整过来也不迟。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低头织围巾的付老夫人感觉到孙媳妇又回到了最开始悠然织毛线的状态,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这孩子性格心态是真的一等一的好。
刚才还在为自己织得慢而着急呢,然而在发现出了错后,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立刻从错误中醒悟,及时调整好心态。别以为这很容易,大部分人在急中出错后,不是恼羞成怒找借口,就是干脆破罐子破摔。
可在明丽这里,从来和这些不沾边。
旁人看来,她每天的生活也就是吃喝玩乐。可别以为整天在家吃喝玩乐是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把这种日子过成无所事事,浑浑噩噩,萎靡不振,一身颓态。但明丽不一样,她把吃饭睡觉玩乐过出了属于自己的境界。她的心是平和的,充实的。
她看天空不止蓝天白云,更有无尽地遐想。她看花草不止绿肥红瘦,更有一岁一枯荣的有限和珍贵。她爱各种美食,更感受人间烟火。
旁人只看到她依附付辞而活,实则是她心里清明得很,知道所托之人是否可以依靠。
虽然没见过孙媳妇努力奋斗的样子,但付老夫人就是相信,如果一天她需要依靠自己而活,一定能活得跟路边的野草一样充满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