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样,付辞现在深圳的事业做得怎么样?”“还行吧,反正挺忙的,具体如何我也不知道。”“忙好,忙代表有生意。“说着,付采萍叹了口气,“你还记得去年过年,我带着几个人去给你们拜年的吗?”
“我还没老糊涂,怎么可能不记得。"付老夫人笑。因为来的人太多,差点没让她愁午饭怎么吃。还好明丽聪明,提议干脆吃火锅。
“那几个人,有因为厂里效益不好,有因为看到别人出来干挣到钱眼红,都动了辞职下海的念头,却迟迟一直没哪个魄力下决心。结果到今天,还在犹犹豫豫。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悠游寡断的家伙是成不了气候的,还是得像付辞这样的才有出息。”
付老夫人心里认同,但她不可能真附和着说小姑子婆家亲戚不好吧,只好笑了笑。
“安安稳稳捧个铁饭碗也没什么不好的,不也能吃饱穿暖。”本就是敷衍的话,谁知道付采萍却认真和她说起来:“那不是的,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很多厂效益越来越差,以后能不能吃饱穿暖不好说。”付老夫人多少是知道的,孙子和孙媳妇聊天的时候,也不是没提过国营企业的困境。可她也不可能鼓动人家辞职是吧。她问小姑子:“你今天找我不会是想说这些吧?”这话提醒了福采苹,连忙道:“哦,那不是,只是刚好聊起付辞,想到了这些。我今天找你,其实是有别的事。”
“什么事?”
问到正事,付采萍还没开口就叹了口气。
这反应,不等她详说,付老夫人就预感到不是什么好事。这日子过的,怎么就没几家能像他们家一样和和美美的呢。付老夫人也叹了口气,说:“行了,电话费不便宜,就别叹气了。”说到电话费贵,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付采萍连忙说正事:“其实我也就是想和你说说顾琳的事,她孩子生了场挺严重的病,她婆婆就开始了新念叨,说孩子身体这么差,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长大。”
“这是亲奶奶能说出来的话吗?"付老夫人听得也来气了,孩子还小的时候,一般不都最忌讳这种不吉利的话。
“可不是,但也是因为孩子从出生后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加上现在不是计划生育么,他们家也只能有这么一个孙子了,她婆婆才会生出这样的担心。”“那也不能说这样的话。”
就好像巴不得孩子不好似的。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
付老夫人每反驳一句,付采萍就能帮顾琳婆家找一个理由。一来二去,付老夫人更生气了,“你到底是站顾琳还是她婆家人?”“我当然是站自己亲孙女。”
“那你怎么一次次帮她婆婆开脱。”
“这不是将心比心嘛。”
付老夫人呸了声,脱口而出唐明丽常挂在嘴边的玩笑话:“亲人之间在对外的时候更应该帮亲不帮理。”
“这……可我也不能说她婆婆担心的不对,一个孩子确实不保险。”“保险保险,他们家是怕皇位失传吗?”
付老夫人气不打一出来,劈里啪啦将付采萍教育了一顿,硬是将她原本想开口的那个恳求吞了回去。
挂了电话后,付老夫人还是觉得一肚子气,也静不下心来织围巾了,干脆出门溜达。
出门还没走多远呢,就看到李大娘捂腰坐在休闲椅上。付老夫人以为她是哪里不舒服,连忙上前关心问她怎么了。李大娘叹气:“两个曾孙太顽皮,想追他们追不上,还差点不小心把腰闪了。”
“不会是真闪着腰了吧?”
“没有,如果真闪着,我哪还可能坐在这里。”两位老人并肩坐着聊了一会,其实与其说聊,不如说是李大娘单方面在诉苦。
说自己这些年有多不容易。
好不容易独自带一儿三女,以为能歇歇了,儿子又接连一口气生了几个孙子。好不容易带大几个孙子,以为能歇歇了,大孙子又一口气生了两个曾孙。“都说多子多福,我现在是真怕了。”
付老夫人听着也觉得挺累的,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又只生了一个孙子,而且孙子出生后一直有请保姆,所以她没体会过李大娘的累。她也不能说,实在不行你也请个阿姨帮忙吧。每家人有每家人的难处,李大娘家一直以来孩子就别人家多,生活条件比不上大院很多人。
她只能安慰:“再过两年孩子就能上学了,上学就好了。”“可再过两年,我二孙子也到结婚的年纪了……“想到这,李大娘嘴角都忍不住哆嗦。
她也是个命苦的,年轻做媳妇的时候吃了有婆婆的苦,但等到自己做婆婆了,却没想到做婆婆的福。
她那个苦命又短命的儿媳妇啊…唉!
付老夫人安慰:“没关系,现在计划生育了,你二孙子就算结婚也只能生一个。”
但带大一个孩子可不是一天半天。
付老夫人也明白自己的安慰有多乏力。
腰没那么疼了,李大娘赶忙起身,要去找那两个调皮的孙子了。付老夫人看着她歪着身子也要强撑着向前的身影,说不清此时是什么感受。付老夫人在附近公园转了一圈,傍晚才回家。唐明丽已经睡了一觉下楼,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抖擞。看到付老夫人,她连忙道:“奶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