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
那委屈巴巴又带了点小心翼翼的语气,听得付老夫人绷不住,噗吡笑出声。一行人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付采萍家,才发现她是真的不舒服,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若说付老夫人来的时候还多少带着点气,那么在看到付采萍后是半点都没了。
还没坐下,她就拉着付采萍的手关心问:“你这是怎么了?”付采萍没想到兄嫂一家会过来。
要知道,几年前因为顾琳下乡的事,顾家这边也是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把大哥气得也差点甩狠话。
大哥是什么性格,付采萍可太了解了。
她以为兄嫂这辈子都不会再来顾家……
付采萍感动道:“大嫂,我没事,只是有点累到而已。”付老夫人又不是三岁小孩,当然不会信。
“是累还是不舒服,你当我看不出来?”
“我真没事。”
付采萍还嘴硬,她儿媳妇却忍不住了,替她说了出来。“还不是因为顾琳的事。”
付老夫人问:“顾琳怎么了?”
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口,付采萍也没什么好继续隐瞒的了。“她婆家想她再生一个,可……”
可现在国家线有政策,双职工夫妻只能生一个。然那家人却不讲理,把不能生第二个的责任全甩给顾琳般。付采萍最心疼这个孙女了,见孙女给婆家生了孙子后还受这样的委屈,气得不行,还把自己给气病了。
竟是为这种事,付老夫人好气又好笑。
当初就劝过,这门亲事不好,但顾家人没人将他们的善意规劝放在心上。可已经这样了,她也不想说这些无用的话,只能劝付采萍想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当长辈的,还能替他们操心一辈子不成。”付采萍叹气:“话是这么说,可还真能坐视不管不成?”“也不是坐视不管,就是……“付老夫人词穷,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下意识看向唐明丽。
唐明丽接收到奶奶的意思,替她说了出来:“不过多干预,只做强劲的后盾。”
付老夫人拍大腿:“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当长辈的就是晚辈的底气。”
付采萍懂这个意思,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做后盾,也得看有没那个本事。”唐明丽却不认同。
有本事固然好,但很多时候态度更重要。
比如那些逼婚的父母,如果在面对女儿婚后过不下去想离婚时的态度是一想离就离,爹妈支持,而不是苦口婆心规劝一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忍忍就过去了,那么女儿肯定就更敢试错。
唐明丽笑问姑婆和其他顾家人:“顾琳在婆家受了委屈后。你们是不是都劝她想开些,忍一忍,还告诉她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然呢?"付采萍反问。
不这么说,还怎么说?
唐明丽都要替顾琳难受了。
可想而知,本来在婆家就委屈,回娘家一趟,更憋屈了。既然今天来了,她就帮着说一说吧,但这些话大概率是不被听进去的。顾家人听没听进去不知道,付家长辈却是恍然大悟,只觉得唐明丽说得很对。
家人的支持,永远是孩子勇往直前的底气。聊到最后,付采萍欲言又止。
要看兄嫂一家真要走了,再不开这个口也许就没机会了,她才终于豁出去。“大哥,你有没办法弄到生二胎的名额?”这话出来,付老夫人就看向唐明丽,无声在说:又被你猜对了。那次打电话,可能还真是为这个。
随后她又看向丈夫,意外的,没看到他冷下脸。若搁以前,听到妹妹说这样的话,付老爷子确实肯定暴跳如雷。他正直了一辈子,怎么可能去干这种事。
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很多。没有暴跳如雷,有的反而是几分体谅和理解。他一板一眼告诉妹妹:“前段时间同大院有户人家就仗着自己有点关系,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最后孩子一样没保住,还被抓典型了。”“真的?"付采萍很震惊,看向大哥,又看向大嫂,无声求证。付老夫人点了点头。
这事确实是真的。
虽然她支持国家政策,但想到那孩子就这么没了,还是会心痛。付采萍还有顾家其他人心沉了下去。
半响后,付采萍难受道:“我们家顾琳那柔弱的性格,怕是要受委屈了。唐明丽真听不得这种话。
人活一世,那口气是自己争的。
她道:“姑婆,如果顾琳再和你们倾诉,你们再劝她忍,反过来给她一点支持,她不就有底气反抗婆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