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2)

“有病”的程曦获得池明崖口头承诺“我会尽快结案”,并被“赶”了出来。

被“友好地”送出门后,程曦本人还很淡定地整理了一下袖子,然后才向茶楼走去。

茶楼里,族兄可谓是坐立难安、望眼欲穿,一看到程曦,就连忙拉着他上了牛车。

上了牛车,走到没人的路段,族兄才憋不住问道:“曦哥儿你之前认识钦差不成?”

程曦双手背在脑后,仰躺在牛车上:“族兄你在想什么呢?我之前和他毫无交集,怎么可能认识他?”

族兄闻言不解:“你不认识他,怎么就突然上门拜访,人家还客气地把你请进去了?”

程曦满嘴跑火车:“可能是他会相面之术,看出来我以后能够飞黄腾达,就和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道士一样,所以直接放我进去了?”

族兄一时之间都不知道程曦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如果说他在说假话,那钦差为什么要对他另眼相看?如果是真话……怎么想都不对啊。

曦哥儿这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的,出生的时候也没什么异相,们方式怎么看出她未来会有大发展的啊?程渊不解。

程渊知道自己的脑子是玩不过程曦的,程曦不想说,自己怎么想也不可能想得出来,于是程渊干脆放弃思考,直接问程曦:“钦差大人请你进去,说了些什么内容啊?”

程曦思考了一瞬,回答道:“大家就是和我讨论了一下治学态度、人生哲学以及一些文学问题,然后听取了我对贵嫂这个案子的建议。”

怎么不算听取案件建议呢?无非是没有采纳罢了。

至于治学态度,你就说,两个人是不是对两人究竟算师徒还是平辈相称进行了探讨?

人生哲学就更不用说了,连好吃的馄饨都分享了,人生大事,吃喝二字,这还不算探讨了人生哲学吗?

还有文学问题,小说话本怎么不算文学呢?人池明崖不都说自己写得好吗?

族兄并没有发现程曦语言的艺术,闻言问程曦道:“这案子钦差大人是怎么想的?”

程曦并不知道池明崖打算怎么判决,于是只能回答道:“钦差大人的心思,我们怎么揣摩地透呢?他只是说他知道了,并没有告诉我,但是也说了他会尽快结案。”

“能尽快结案已经不错了,”族兄连忙说道:“这牢里多待一天就是多受一天的罪,早点结案人能出来多好,而且看样子钦差大人并不是徇私之人,这案子那么多疑点,他不可能直接判通奸的。”

程曦闻言点头,一脸正经:“可不是嘛!”

不能判通奸这点,其实还是很明显的,当初程曦之所以告诉贵嫂不用怕见官,就是知道,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发现问题,根本不可能判通奸。

池明崖如今托着不结案,无非是顾忌族长背后福建巡抚想要做什么罢了。

牛车载着程曦摇摇晃晃地走在出城的路上,在房间靠窗位置喝茶的墨秋一抬眼看到程曦,立马呼唤同伴:“砚秋哥,你看,程曦在那里。”

砚秋快走两步到窗前,看到程曦后皱眉:“他这是从哪里回家的?”

能够判断出程曦打算回家并不是一件难事,族兄家里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不可能空车从县城来回,除了自己家的,还帮关系好的人家带了东西。

砚秋一看到程曦枕着的布匹,就知道他们是买好了东西打算回家的。

作为大宅门的小厮,虽然砚秋也是锦衣玉食地养大的,但是并不是不知道世情的人,当初秦国公府要培养子弟走文官仕途,就已经同时着手培养一批家生子中机灵的男娃了。

在天资和眼界的限制下,这群家仆可能并没有多么厉害,但是简单的村里如何进城采购,还是能够清楚的。

当然,砚秋也没有误会程曦在专门出来采购,毕竟这年头,有功名的读书人不会干这种丢份儿的事,他们要么有书童家仆,要么有妻子父母儿女,像程曦这种会亲自上场采购砍价的异类是绝对少数,砚秋按照常理推断,却是歪打正着,排除了错误答案。

“下楼分头去打听打听,这程状师又干出什么事情了?”砚秋对墨秋说道。

墨秋在房间里坐得无聊,闻言立刻响应,拿了钱袋就率先下了楼。

这几天两人等着少爷回信,但也不是白待的,还是结交了一些人,墨秋下楼后不久,就打听到程曦宗族的这个案子,一惊一乍地听人描述公堂发生过的事情,给足了对方情绪价值。

砚秋和墨秋性格不同,结交的人员也不一样,相比于公堂的内容,听到了更多程氏族长不做人、程家有人在给福建巡抚当师爷、漕帮最近来县里之类的秘闻。

等两人回去一合计,发现就这么几天功夫,程曦这边发生了不少事情,自己两人怕生事给国公府惹麻烦,一直没有出门,消息反而落后了。

砚秋当机立断给少爷再去一封信,写明目前打听到的消息,好方便少爷作出更加明确的判断。

写信并不是砚秋的专属,池明崖也在写信。

信中,池明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程曦的认识和判断,让老师务必要替师弟留下程曦,不能放这个祸害出去反过来祸害自己。

最新小说: 这恶女她当定了[快穿] 舟而复时[京圈久别重逢] 兽世:反派人鱼崽崽拒绝从良系统 造反!造反!造反! 吞噬剑帝 龙族:被夏弥捡到开始,以下克上 骨海之青城秘史 替嫁随军第一晚,禁欲大佬不装了 恋爱只和修为高的谈 巫女今天也在物理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