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同往?”
此话正中明德帝下怀,他得去看看祈安那个不省心的孩子。李暨所言非虚,帝后二人的御驾到梅园中时,陆憬与顾宁熙的第二局棋才下了一半。
“父皇,母后。”
陆憬起身请安,顾宁熙随在昭王殿下身后,亦向陛下与皇后娘娘见礼。侍从搬来黄花梨木椅,铺了簇新的锦垫。明德帝携姚皇后面南坐了,先去看石桌上的棋局。
他乃好棋之人,太子与昭王的棋艺皆是他亲手所教。当看出棋局中黑子落于下风,且是祈安所执时,明德帝轻咳一声。他不再多言,只道:“接着下罢。”
回去他再好生指教祈安。<1
要在陛下面前对弈,顾宁熙暗道流年不利。她悄悄抬眸去看昭王殿下,后者只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顾宁熙想了想,天塌下来有昭王殿下顶着呢,无妨。重新拾起棋局,这一回顾宁熙下得格外小心。殊不知棋盘之外,她与王殿下间无声的小动作,尽数落于皇后娘娘眼中。不着痕迹收回视线,姚皇后想,这孩子的样貌当真是生得极好的。赏花宴原定于未时散,陆憬便也在梅园中留到了未时。直到送了元乐出宫,陆憬方回自己的瑞和殿。他知道元乐样样出挑,棋艺、丹青无一不精,但也不能如此会招惹桃花吧?昭王殿下的困惑孙敬略略能解,顾大人翩翩如玉少年郎,貌比潘安,又博学强识,待人温和有礼,很难不是世家贵女们的春闺梦里人。孙敬大约猜到殿下为何不悦:“因是殿下才回京的缘故,贵女们对殿下的性情还不了解,所以不敢亲近。”
依孙敬看来,他家殿下天潢贵胄,龙章凤姿,文韬武略皆是万里挑一。其实殿下只要稍稍拿出待顾大人的三分耐心对其他姑娘,便足够让她们受宠若惊了陆憬:…”
他不愿多言。
月色明净,顾宁熙在窗前作画。
烛光明亮,炭火和暖,顾宁熙润了墨笔。
白日里在梅园中,昭王殿下道园中景致甚好,可惜不能绘成画卷细赏。顾宁熙听了,便许诺替昭王殿下作一幅画。殿下额外要求,只要空景便好,不许有游人;还有她在惠文堂授丹青时,不能教给女学生同样的画作,要独一无二的。<1
顾宁熙一一答应了,趁着几日闲暇,年前应该就能赠给昭王殿下。孟夫人带侍女送了一盏甜羹来,她见女儿晚间换下的衣衫中,多了一块贵重玉佩。
“这是从何得来的?"孟夫人将那玉佩单独挑出。她在烛火下细细一瞧,愈发察觉这玉佩绝非凡品。顾宁熙一边作画,一边回道:“白日里与昭王殿下弈棋,他输了非要抵给我的。”
玉佩虽很是名贵,但想来昭王府中这等珍宝应当还有不少,对昭王殿下来说只算是寻常。
毕竞连画圣《江帆山水图》,他都能当生辰礼送了。听闻是棋局的筹码,孟夫人稍稍安心些。其实按熙儿这个年纪,玉佩可不能随意收。若是郑重些,都能当定亲的信物了。<2再有几日就过新年了,熙儿又长一岁。
顾宁熙无需抬眼,就知道母亲肯定在思量她的婚事。她与母亲前后促膝长谈过好几回,总算让母亲勉强接受她这两三年都不会婚嫁的事实。好不容易过了一段清静日子,但孟夫人此番换了一个思路来问:“熙儿可有两情相悦之人?”
顾宁熙画笔不停:“母亲,我扮的可是男子,谁能和我两情相悦。”姑娘她倒是招惹了不少,也不知秦滢现在走出来没有。孟夫人不说话了,知道女儿在朝为官的苦衷。过了一会儿,她忽而道:“那你呢,你自己可有喜欢的人?”顾宁熙笔触稍停。
孟夫人坐到顾宁熙身旁,旁人不知道熙儿的身份,不会生出多余念想。但熙儿自己却是清楚的,她一个姑娘家,时常与年龄相仿的平辈们相交,不知会不会有她觉得特殊的人。
“我……”
顾宁熙不答,孟夫人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选夫婿一定要慎重,不求家世如何贵重,但人品一定要好。且不能单看他一个人,还得考量他家中境况。”
孟夫人来了精神:“你身边的人中,我看像你表兄那样的就很好。铭轩孝顺,年纪轻轻就能撑起家中门庭。他对你又好,凡是你的事,他全部都上心。”孟夫人越想越开心,铭轩已是五品的将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况且又是她母家,母亲和嫂嫂一向疼爱熙儿。尤其是嫂嫂,那般温和好相处的性子,谁给她作儿媳都不用担心被琢磨。既无婆媳间的矛盾,又没有妯娌间的不满,熙儿要是嫁过去,日子不知该有多舒心。
见母亲大有收不住话的架势,顾宁熙恰到好处地打断道:“母亲,那什么样的是不好的?”
孟夫人想了想,像三郎那样的不必提,还有京都那些没有功名的纨绔子,想必她看不上的,熙儿也看不上。
当低头瞧见一旁的玉佩时,孟夫人补充道:“像昭王殿下那样的,我看也非良配。"<2
“为何?"顾宁熙停了手中笔。
孟夫人自有一番道理,关上房门,说什么也无需忌讳。她道:“昭王殿下出身太过显赫,谁家姑娘嫁了他都得矮上一截。你瞧近来陛下为昭王殿下选王妃,那天子对儿媳更是万般挑剔。”孟夫人越说越顺:“况且昭王殿下家中是后母当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