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一位事关国本。况且东宫太子勤政,宽和待下,是最合适的新君人选。顾宁熙并未与人攀谈,往工部的方向去。无形之中,她已被排除在东宫心腹外,不得太子殿下重用。但在其他朝臣眼中,她依旧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党。宣平侯府依旧追随东宫,如此按部就班下去,夺嫡之争总有七八分胜算。外间纷扰,工部隶属尚书省。纵然成日与修筑工事为伍,也不可能全然置身事外。
顾宁熙已上书,自请去京郊督看仁智宫的修建。没有同僚与她争抢,尚书大人应当会允。
添上这桩不大不小的功劳,外放时顾宁熙便更有底气。她的日子尚算平和,去向侍郎大人回禀事务时,顾宁熙的目光不自觉望向六部中央的值房。
思及昭王殿下在朝中的处境,从年后起,太子与淮王对昭王府的合围愈发紧迫。
陛下仍旧疼爱着昭王,无论是宫中敕造,还是外间供奉,陛下总是先想到昭王府。但同样,对于这个功高震主的儿子,陛下也不愿他再建寸功。顾宁熙轻叹口气,梦中的结局似乎明朗,其余她一概不知。身处当下的朝局,眼前就如蒙了白雾一般,不能不摸索前行。后半日事务清闲,顾宁熙如期散值,于宫道上遇见了昭王殿下。纵然近来备受掣肘,在朝中处境不妙,但顾宁熙见昭王殿下依旧是泰然处之的模样,心底不由稍稍安心。
“看你行色匆匆,要去何处?”
顾宁熙笑着答道:“臣想去西市碰一碰运气,寻一部书。”阿姊的生辰将至,顾宁熙知道她心心念念《河东先生集》,想着尽力为她找来。
若能将它当作生辰礼,阿姊一定很惊喜。
不过《河东先生集》乃民间私刻,传世不多。官方的书肆中都没有,顾宁熙才想去西市碰碰运气。她知道有一条巷子中旧书铺不少,兴许能有意外的收获想了想,顾宁熙主动相邀道:“臣知道有家不错的酒坊,殿下若有闲暇,不妨与臣同去?”
这半月来,陛下只交办了一桩差事给昭王殿下,便是负责三月的春猎安排。顾宁熙想着昭王殿下能出去散散心,也不错。“好啊。"陆憬欣然答允。
今夜是顾宁熙做东,陪着昭王殿下在酒肆中小酌了几杯。酒能略略解愁,除此之外,顾宁熙也不知晓能为好友做些什么。原本晚膳毕,顾宁熙想昭王殿下先回王府,自己便去寻书。不过昭王殿下道闲来无事,要与她同往,顾宁熙便也答应下来。巷中有哪几家书铺顾宁熙已事先让人打听清楚,西市地界自然不及官家书肆气派。
往往不大的店面中,书册挨挨挤挤堆在木架上,连掌柜都说不清铺中有哪些书,需要客人自行翻找。
这些民间书铺,也往往是寒门士子的福地。东面三家顾宁熙前两日已翻找过,今日去剩下的另外三家。“殿下应当没来过吧?”
这一带鱼龙混杂,顾宁熙还专门多带了两个小斯。她叮嘱昭王殿下小心些,黄昏光景,莫让人摸走了钱袋。陆憬沉默须臾:……你丢过?”
顾宁熙忿忿点头:“被偷了足足两吊钱,那可是我新领到的俸禄。”可爱的模样,陆憬忍不住一笑。
抛开其他不谈,在旧书店中淘书本就是件有趣的事。有如寻宝一般,时常有意外之喜。
顾宁熙带着昭王殿下在小巷中穿梭,瞧殿下也乐在其中,便没有开口请昭王殿下先回去。
接连扑空了两家,面对一左一右两家书肆,陆憬道:“先去哪一家?”顾宁熙指了指右边:“那儿。”
她直觉在这家书铺中必有收获;若是没有,那便……换一家。陆憬失笑:“走吧。”
这家书铺比前面几家大一些,藏书颇丰。
天光仍是亮的,陆憬与顾宁熙分头翻找。
书铺一角的木柜上,陆憬随意翻开一册书,略略看了两眼合上。他后退半步,这一排架上堆的原来都是秘戏图,难怪要摆于角落。最上头一层还摆了两本书,落了些灰。
陆憬出于好奇取下,打开一瞧,仍旧是秘戏图,但画得……都是?古怪得很,昭王殿下忍不住又往后翻了一页。2………殿下?”
元乐的声音从另一边传来,陆憬赶忙将书塞回原处,装作不曾动过的模样。唯有手上还沾了些灰。
顾宁熙有所收获,在架上找到了中卷的《河东先生集》,仍旧差两卷。“殿下那边可有发现?”
“没有。"陆憬斩钉截铁。
“殿下可有要买的?”
“也没有。”
于是顾宁熙开始与掌柜议价。并非全本,掌柜要价也松。顾宁熙付银钱的当口,昭王殿下又忍不住向方才的方位投去一瞥。他还记得那部书的名字。
顾宁熙接过《河东先生集》:“我们走吧?”好歹不是一无所获,她声音里带了分笑意。“嗯。”
入夜时分,昭王府内,暗卫奉命将殿下要的东西带回。那间书铺着实不好找,两名暗卫拐了半日,才寻到殿下所吩咐的地方。这趟差事着实不易,殿下的命令若是再晚一刻,书肆关门,他们就只能去掌柜家中将人叫起了。
小小两册书用布包裹着,没有殿下的命令,暗卫们自然不敢擅动。“都下去罢。"<1
“是,殿下。”
殿中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