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厌翟车向宫廷驶去。孟夫人立于宣平侯身畔,目送那金翠交辉的仪仗渐行渐远,眸中含了热泪。举行册封大典的含元殿中已布置一新,文武百官持笏敬候于此。厌翟车停于玉阶前,顾宁熙望着沐浴在金光中的巍峨大殿,恍惚只觉陌生而又熟悉。
她登上玉阶,从前上朝时,含元殿她来往过无数次,从六品的青衣翰林一路官至中书。
而今日,她在此受册,正式成为大晋皇后。群臣俯首,陆憬立于高台上,望着心爱的女郎一步步向自己走来。礼裙铺曳于金砖,有如漫开流光溢彩的锦绣画卷。大殿之上,豫亲王朗声宣读立后册文与印玺宝文,顾宁熙正式接过属于自己的宝册与宝印。
册封使退去阶下,陆憬双手搀起顾宁熙。
群臣再拜叩首,山呼万岁之声响彻大殿。
“陛下立后,正位中宫,实乃社稷之幸。臣等恭贺陛下,恭迎皇后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册封礼成,陆憬执起顾宁熙的手,二人同等车驾,一同往祭坛行祭天礼。接着二人拜谒宗庙,祭告陆氏列祖列宗,册立顾氏宁熙为大晋皇后。一应典仪毕,坤宁殿中升座,内外命妇朝贺参拜新后,千岁康宁。忙碌大半日,顾宁熙午后在后殿方能稍作歇息。黄昏时分孙姑姑和赵姑姑重新为她添补妆容,正殿中已预备好合卺之礼。堂前一对龙凤描金红烛点燃,殿中灯火璀璨,照亮殿中华贵喜庆的布置。顾宁熙与陆憬同坐于榻前,各从礼官手中接过一卺酒。两卺之间以红绳相牵,意为“永结同心"。
浅饮过彼此卺中酒,接着交换,寓意“夫妻一体,共掌乾坤”。合卺礼成,一日的立后大典由此圆满。
侍女们鱼贯退下,合上大殿门。
寝殿中只剩了顾宁熙和陆憬二人,她长舒一口气,旋即自在许多。准备卸下繁重的十二束花钗时,顾宁熙却见对方的目光仍在自己身上,眸中满蕴欢喜。
顾宁熙唇畔扬起一抹笑:“又不是第一次成婚,怎么这般高兴?”烛光摇曳,陆憬静静望着面前明艳无方的女郎。当她着皇后礼衣、在全天下面前嫁给自己时,他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欢欣之感,又觉无与伦比的圆满。
就好像是前一世弥补不及的遗憾与亏欠,在今生如数补齐。十二树花簪流苏轻晃,华光流转。
他想将她此刻的模样牢牢记于心底。
月色皎皎,一对龙凤红烛燃至天明。
大婚后第四日,顾宁熙开始接掌后宫。
内廷八位掌事与六尚女官们拜见了新后,顾宁熙阅看着宫规,近三年整理齐全的账目全数清晰明了。
过去二十年皆是太上皇后统领后宫,所有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顾宁熙几乎无需费心,便可全盘接手。<1
太上皇后还命人为她送来了自己执掌后宫的心得,以及女官和管事们各自所长,方便顾宁熙知人善任,尽快上手。
再加上后宫清净无人,不会耗费顾宁熙太多心神。新年才过,她便熟习了后宫事务,担起了中宫之主的本职。
顾宁熙下的第一道懿旨,便是选立朝中一品诰命夫人、齐国公正妻顾宁婉为后宫正五品尚宫,助她分理宫务。<1
齐国公府离皇城不远,阿姊一旬中有五六日可以入宫,仍回国公府居住。一如成婚之前,顾宁熙同样参理政务。
适逢春日里,又到了考课官员的时候。本朝官员每年一小考,评定等第;三年一大考,综合三次等第以决定升降赏罚。蜀王殿下主政时,将官吏考核标准定为“四善二十七最”。所谓“四善”,侧重的是官员道德品性:“一曰德义有闻,二日清慎明著,三日公平可称,四日恪勤匪懈。"一言以蔽之,“德、慎、公、勤"四字,乃大晋官吏共守的形式准则。而所谓“二十七最”,则是依据不同官职,对官员设立二十七类履职要求。譬如"铨衡人物,擢尽良才",为选司之最,适用于吏兵二部司铨选之官;“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适用于九寺五监之丞。以官员所得“善”“最”列为九等,其中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由此推之,职事精理、善最不闻为中下,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蜀王在朝时,“四善二十七最"已大体完备,新朝改进后继续沿用。朝廷对官员的考核由吏部考功司负责,考功郎中与考功员外郎分别负责四品以下官员的考校。而三品以上官员多为中央各司长官或地方州府长官,对他们的考核则报呈帝王亲自裁断。
陆憬近来忙于此事,顾宁熙处置完自己手中的事务,饶有兴趣地挪到西侧书案前,在六七品低阶官员的考课奏本中翻寻。陆憬偶尔抬眸看她,眸中蕴笑。果不其然一盏茶的工夫,顾宁熙挑出了属于宁国公世子林棋的那一封奏本。
她先一目十行阅完,又反复读了两遍。吏部的两名考功郎中与四名考功员外郎都是陆憬亲自任命,顾宁熙赞道:“陛下果真慧眼识人。”从前蜀王命吏部考课官员,虽定了明细,但往往行事温和折中,更顾及人情。诸如林棋这一类出身勋贵的官员,吏部总是有所偏颇,将考核表定得颇为漂冗o
听顾宁熙毫不掩饰的夸赞,陆憬眸底笑意更甚。官员考课,为的是减少渎职无能之辈,并作为官员升迁、贬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