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日子(1 / 3)

第259章 日子

“这汉奸当的,日子过的还没有狗舒服!”

“关键是这十万吨粮,就不可能收得到,顾处长不是给我们打过样了么,两万吨那上海人都要上街抢米了,十万吨,上海人都能地皮啃光!

这是想干什么?这不是找事么?”

“十万吨军粮,这够整个华中的日军吃一年了吧?”

“把他们撑死都够了!”

“八成是除了供养华中的日军,还要供养其他地方,江南鱼米之乡,哪朝哪代不是供养全国?”

“别抱怨了。”傅肖庵沉着脸打断,瞪眼扫视抱怨声最大的几个,“抱怨有用啊?想解决办法!”

“市长,不是我们抱怨,这十万吨粮,你懂行情,你说,有没有可能完成?

关键他还要保证将来的税收,这怎么可能完的成?

我觉得现在日本人就是有问题,这十万吨粮征收下去,上海必定民不聊生,还他妈搞经济,搞他妈的力气都不会有。

日本人这就是拿我们出来当婊子,他立牌坊,他筹措军粮,挨骂的是我们。”

“那你不收试试?”傅肖庵斜眼瞟过去一个眼神,对方选择闭嘴。

傅肖庵白了他一眼,收回目光:“十万吨数量是有点多,但是没有努力,怎么知道不可能?起码前几个月,你得拿出成绩来,让日本人相信你们做过努力,后面几个月,那差一点数量,也情有可原是不是?”

这话一说,在场的人就听懂了。

“傅市长您的意思,就前两个月认真点?接着秋收季凑够9000吨,后面有多少算多少,不强求了?”

“什么叫不强求,你这话让日本人听去不是找死么?努力以后没办法和不努力,那是两码事,这是态度的问题。”

“是,市长说的对。”

“废话就别说了,有主意说主意,没主意就闭嘴。”

那就全部闭嘴。

顾砚声也沉默是金,这种事情别说主意不好出,就是能出也不给他出。

十万吨粮食,想的倒是挺好,想要税收,还想要粮食,天下就没这么好的事。

光这十万吨粮食强征下去,上海必乱。

顾砚声也不明白,这兴亚院发展经济发展的好好的,突然要拿把刀捅自己一下是什么意思?

傅肖庵看到这一幕窝火,“你让我指望你们点什么?讲废话叭叭叭的跟机关枪似得,说到关键事情了,一个张嘴的都没有,哑巴了?”

“市长,那这事情是不好办十万吨,这这呵呵”

“都回去想主意去。”傅肖庵嫌弃的赶人,也没指望他们能出什么好主意。

“凌秘书长,顾处长,你们留一下。”大事还得他们三个人商量。

等人一走,傅肖庵深叹一口气,“这件事你们觉得怎么办?我可以断言,这任务不好完成,想完成就得把上海剥皮抽筋。

日本人这次胃口太大了,要是单上海还好说,还能从江苏筹集点粮食,可看他这意思,是江苏也有江苏的任务,我估计不比他们这边轻。”

凌宪文询问,“你了解经济,上海大概缺口是多少?”

傅肖庵摇头,“很多,上海丰年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粮食库存,去年,日本人让顾处长搞的那个强征,上海的存粮全空。

现在上海的粮食情况,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去年粮食便宜的时候是大米12大洋一石。

由于强征的事,米价暴涨,短暂飙涨过200倍,到现在大米的价格也没彻底回到去年,也要个30大洋一石。

米多,价格跌,米少,价格涨,这个30块,就是如今上海粮食的现状。”

“十万吨强征,会怎么样?”凌宪文发问。

傅肖庵皱眉,“上海将近400万人,华界占六成,这十万吨粮食给军队吃,够养四十万日军,给平民吃,那就够六十万,也就是华界四分之一人的口粮。

我说的现实点,一旦少了这四分之一,绝不会是每个人少吃点,大家都有口饭吃,而是会涨价到四分之一的人饿死,这事情才会结束。”

“这么荒唐?真要这么干了,那上海得乱成什么样子?”凌宪文看向顾砚声。

顾砚声沉默是金。

皱着眉微微点头,表示事情确实棘手。

凌宪文见顾砚声没反应,又看向傅肖庵,想了想道:“我倒有个主意,我们要是限价,限量,强制控制数量,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起码每个人都有点饭吃,少吃就少吃点,上海也安生一点?”

傅肖庵想了想缓慢点头,“限价限量.可以试试,但也有问题,逻辑上是可以这么操作,但你实际上怎么征收?

向种植的农民征收,你现在就得征收,农民那里收那就是一次性的买卖,不可能按月收,十万吨一收走,上海吃什么?

向商人征收,怎么征收?他进货进一百吨,交二十五吨给市政府?那他这买卖都得亏本。”

“涨价呢?涨价后限价,保证他不亏本,你刚才说是30块60公斤是吧?涨到39块60公斤,怎么样?”

“这事没你想的这么简单。”凌宪文不做生意,傅肖庵得教育一下,“凌秘书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法兰西之父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