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河道、修建堤坝,如太湖周边的筑堤围湖造田技术成熟,通过“堤岸、斗门、沟渠”系统,有效防御洪涝、保障灌溉,使大片低洼地成为高产田。
赵宋朝廷在江南还设立专门的水利机构,制定法规管理用水和堤防维护,民间也形成了自发的水利协作组织,确保水利设施长期发挥作用,减少了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威胁。
此时江南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约百分之十五,但粮食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北方。
而太湖平原一带,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指苏州,湖指湖州,均属江南北部。
还有江宁府历史上是众多王朝的首都,而其地之所以能被多朝选为首都,原因之一就是,这里的粮食产量远超其它地区。
除了产粮多以外,江南北部地区人口也多。唐末五代以来,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其中江南北部是主要迁入地之一。到了赵宋王朝,这一趋势持续,人口增长带来充足劳动力。据统计,此时江南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有粮有人,只要赵宋王朝能快速恢复江南北部地区的秩序,江南的这场暴乱就伤不到赵宋王朝的筋骨。
这也是宋江义军明明从秀州进入的江南,却没有先去打近在咫尺的杭州,而是先去血洗苏湖地区和江宁府,紧接着就去横扫整个江南北部地区的原因。
童贯也知道江南北部地区对赵宋王朝的重要性,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最后,赵俣用近乎直白的话警告童贯,一定要约束西军将士,绝不许他们在江南北部地区烧杀抢掠,更不许他们劫掠平民。
童贯多机灵,一听就明白了,赵俣允许西军劫掠谁……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