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
还是一个小时,他的脑袋就要被敌人斩于刀下!
.......
东门外,硝烟弥漫,枪炮声不绝于耳。
张大彪赤膊上阵,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抱着一挺捷克式,声音嘶哑却震撼人心:“兄弟们!跟我冲!给咱们死去的老百姓报仇!”
在他身后,是一营和五营3000名身着灰色军装的战士。
他们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手中紧握三八大盖,向着被炮火轰开的城墙缺口发起冲锋。
更远处,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火力网。
数百挺轻重机枪同时开火,形成密集的弹雨,像割麦子一样扫向鬼子阵地。
子弹打在残垣断壁上,碎石四溅,尘土飞扬。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孔捷站在后方的临时掩体后,举着望远镜冷静观察战场态势。
作为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能够清晰地识别出敌方火力点的布局。
“二连三排,压制左前方那个碉堡!”他对着SCR-536步话机下达命令,声音镇定自若。
“火力组,给我敲掉那个重机枪点!”
每一道命令都精准无误,每一个指示都直指要害。
这就是孔捷的战场风格——冷静、精准、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