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亮点有哪些?
至少&bp;5&bp;点。1.答:共有五个方面的亮点。&bp;(1)以人为本。全面加大了对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自&bp;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宁权、个人信息等保护力度,既是权&bp;利保障,也是行动指南。&bp;(2)统领各方。作为基础性的、综合性的一般法,各领域&bp;的经营行为都要遵循其规定;作为倾斜保护消费者的特殊法,各&bp;行业的规章制度都要符合其精神。&bp;(3)与时俱进。对预付式消费、直播带货、“一老一小”、&bp;“霸王条款”、“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强制搭&bp;售等新领域新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定。&bp;(4)关口前移。完善消费纠纷先行和解、行政调解、多元&bp;化解等机制,把更多纠纷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状态。&bp;(5)社会共治。强化社会监督和信用约束,更好发挥消费&bp;者以及消协组织的作用,同时明确反对滥用权利、恶意维权。《条&bp;例》的出台将更好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更好指引经营者依法经&bp;营,更好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2.请说出投诉和举报有什么区别?
2.答:《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在“一部规&bp;章管投诉举报”的基础上,明确“两分法”&bp;:投诉是消费者为生&bp;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bp;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管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消&bp;费者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解决修理、更换、退货、退款、赔偿损失&bp;等自身的民事诉求;举报则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市场&bp;监管部门反映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行&bp;为,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公&bp;众诉求通常可以分为投诉和举报两类,《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bp;处理暂行办法》明确对这两类诉求适用不同程序,投诉对应行政&bp;调解程序,举报对应行政执法程序。当然,公众可以同时主张民&bp;事诉求和查处违法行为,投诉材料客观上也可能包含违法线索,&bp;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法定程序区分处理,既不能仅仅解决消费者&bp;民事诉求而免除经营者行政责任,也不能仅仅查处经营者违法行&bp;为而免除其民事责任,务求全面履行市场监管的消费维权职能。
3.请你谈一谈《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对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有哪些创新?
3.答:《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专门探索委&bp;托调解制度和专业人士参与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委托消费者&bp;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代为调解(受委托单位在委托&bp;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调解,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bp;人);调解可以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人员协助。同时,考虑到检定、&bp;检验、检测、鉴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提高全流程效率,避免&bp;消费者过度牵扯精力和重复劳动,《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bp;暂行办法》规定双方对委托技术机构或者费用承担无法协商一致&bp;的终止调解,引导消费者提起民事诉讼。此外,该办法明确对消&bp;费者权益争议的调解不免除经营者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bp;任,旗帜鲜明反对“以调代罚”现象。
4.《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在鼓励支持举报方面有什么措施?
4.答:《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在鼓励支持&bp;举报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允许匿名举报。只要能够提&bp;供涉嫌违法行为的具体线索,并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bp;人可以不提供自己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当然,对于匿名举&bp;报人,市场监管部门就无法告知是否立案了,如果匿名举报人申&bp;请举报奖励,也要按照专门的规定来办理。二是落实举报奖励制&bp;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对举报人实行奖励的,市场监管部门&bp;应当予以奖励;鼓励经营者内部人员依法举报经营者违反市场监&bp;管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同时,举报奖励制度将由专门的规范性&bp;文件来调解。三是强化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规定市场监管部门&bp;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将举报人个人信息、举报办&bp;理情况等泄露给被举报人或者与办理举报工作无关的人员。
5.《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作为处理全口径&bp;投诉举报的程序性规定,与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如何有效衔接?
5.答:《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的调整对象&bp;很明确,就是投诉举报的处理程序。同时由于市场监管领域的上&bp;位法较多,投诉举报的情形比较复杂,该办法也需要兼顾程序的&bp;共性和个性问题。一是做好与《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bp;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