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4章
东北乱炖,不,田园风光收到康熙、太后和惠妃的一致好评,这道菜的方子也就被直郡王分别留给了乾清宫、宁寿宫和延禧宫。等出了宫门,直郡王翻身上马时,仍觉余音绕耳。额娘知道他近来都不上朝,手中也无差事,不用去衙门,也不着急回府,便拉着他好一顿念叨。
念叨他的衣食住行,念叨几个孩子,不过额娘这次念叨的最多的还是福晋,嘱咐他好好待福晋,但不可张扬,临了还将心爱的珍珠头面赏给了福晋。若是搁在从前,他就找个理由离开了,如今却是耐着性子听额娘念叨完才走,只是额娘也太能说了,足足半个时辰,嘴皮子就没停下来过。另一边,延禧宫中的惠妃送走了保清,也在心中默默叹息。哪个当娘的能不了解自己孩子,在这世上她唯有保清这一份骨血,虽然这么多年里,母子大多数时候都只有正旦和重大节日能见面,且还得是儿子也在宫中的时候,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可能都凑不够三个月,但她心里想儿子的时间比琢磨万岁爷的时间都久。
保清性子莽直,也并不是一个很有耐性的人,从来不会像今日这样老老实实听她念叨这么久,久到她自己其实到最后已经没什么话好说了,只能把说过的话,挑几句重要的再讲一遍,边讲边努力压制心中的不安。她能够感受到保清身上的变化,这变化不只是对她多出来的耐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就像……就像一只猫试图抓鸟雀时,会俯着身子趴在地上观察,会蓄势待发做足准备。
她担心保清近日来的种种反常,都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而是在换一种方式和太子相争。
她有心帮忙却使不上劲儿,有心劝阻却明白早就迟了,而且万岁爷素来是不允许宫妃管教皇子的,更别提涉及前朝之事。她身为额娘,能为儿子做的却并不多,没有显赫的母族,高贵的出身,也从不是受万岁爷宠爱之人,她侥幸生下保清,又因为当年宫中养不住孩子,万岁爷做主将保清送到宫外大臣家里寄养,而不是给保清找一个地位更高的养母。一切阴差阳错,于她是幸运,于保清却未必。她能为儿子做的,也只能是保住四妃之首的位置,儿子的身份便只比太子爷和贵妃所出的十阿哥差,而不输其他皇子。在万岁爷面前积累些颜面和情分,她才有机会在万岁爷那里替保清说话。“云珠,近来天气热,瓜尔佳庶妃的老家在吉林,今年初入宫,可能还不适应京城的天气,自今日起,从本宫的份例里拨两成冰给瓜尔佳庶妃。再拨两成给刘庶妃,但记得要让太医每五日便去给刘庶妃请一次平安脉,关于用冰多少的影响要细细问询,孕期不耐热,但用冰也要适度。”瓜尔佳氏是今年才入宫的新人,虽然还只是没有品级的庶妃,但入宫几个月来恩宠不断,颇有当年宜妃和德妃二人得宠时的景象,将来若能生下阿哥,一个嫔位至少是稳的。
而刘氏,已怀孕四个月。
这两个人,一个住在延禧宫的后殿,一个住在延禧宫的偏殿,她作为一宫之主,自然要多照顾些。
“去看看十七阿哥有没有睡着,若是没有,就抱过来,顺便将陈贵人叫来。”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风水,这么多年来,在东西六宫中,她们延禧宫里出生的孩子似乎格外少。
她呢,康熙九年的时候生了承庆,后来承庆夭折,又在康熙十一年生下保清。
在良嫔被封为嫔位之前,也是住在延禧宫后殿的。二十年生下八阿哥后,宠爱便大不如前,也再未怀上过。良嫔是在康熙二十八年搬出延禧宫的,同年,万岁爷曾经得宠一时的庶妃王氏搬入延禧宫后殿。
现在宫中提起庶妃王氏,想起的多是住在钟粹宫里生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的王氏,早就忘了在钟粹宫王庶妃之前,还曾有过一个得宠一时的庶妃王氏。王氏和良嫔一样,得宠时轰轰烈烈,一个月便能被召幸七八次,但这宠爱来的快去的也快,两个月的时间都不到,便沦为寻常庶妃,后来好不容易怀孕,生下十一公主。
三年前,陈佳氏搬入延禧宫,去年三月生下十七阿哥。之后是庶妃刘氏,在两个月前查出身孕。
林林总总算下来,这么多年也只出了三位阿哥和一位公主,和其他宫比起来,属实算少的。
十一公主今年年初便已经搬去了公主所,如今养在她膝下的只有一个陈贵人所出的十七阿哥。
小家伙面容肖母,长得眉清目秀,偏性子又是个调皮的捣蛋鬼。她看着这样的十七阿哥便时常会想到保清,保清这么大的时候,可能也像十七阿哥一样,会把口水涂人一脸,会闹着到屋外去,会口齿不清的喊娘…大
直郡王府。
淑娴看着面前华丽精美的珍珠头面,一时挪不开眼睛,如此颗大圆润的珍珠,如此多珍珠做成的头面,怕是得值几百上千两银子吧。“这真是娘娘赏我的?”
虽然王爷在娘娘那里把她塑造成了受害者的形象一一她是新婚之夜就被要求未来十三年不能生子的可怜正室,但娘娘之前不是已经赏了她太皇太后所赐的玉镯。
那可是孝庄所赐之物,而孝庄于大清曾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亦是一手养大并扶持康熙上位的祖母,据记载,孝庄年迈病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