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开始
杨如月和武蝙夫妻俩是彻底一心了。
武蝙身体已经康复,第二日一早就去上朝了。正如月月跟他说的那样,他的父皇没有让他继续在吏部任职,而是把他调到了御史台。
御史有监察百官的职责,但是很大程度上来说干不干活全凭本心。而且武蝙是亲王,他就算不干活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皇帝自认为给他调了个清闲的好去处。
月月也给他分析过,若是父皇真的把他有所调动,必定不会再调去六部之中。工部尚书是惠王的人,刑部尚书是辰王的人,而礼部历来尊崇正统,调去礼部会招惹猜疑。
户部涉及钱财,兵部涉及兵权,这些父皇都不会让他沾染。所以他只会被调离六部。
御史台也是月月考虑过的地方,相较于在吏部,御史台是个更好的去处。武蝙恭敬接旨,他决定听月月的,去御史台认真就任。下了早朝,皇帝把武蝙叫到了上书房。
此时面对自己从前尊崇的父皇武锡的内心已经没有一丝波澜了。他已经累得自己大病一场,如今,他是该为自己,为月月好好活着了。不管内心如何,武蝙面对皇帝时还是以前的态度,月月告诫过他的事情,他都牢牢记得。
上书房内。
略微消瘦了几分的男子恭敬行礼:“儿臣拜见父皇。”皇帝放下手中的折子,低声道“快起来吧,身子可好些了?”武蝙顺势起身,像从前一样溜到了皇帝的背后。武蝙蹲下身,像幼时一样把头埋在皇帝的膝头,语带软意“见到父皇,儿臣就觉得什么都好了。”
皇帝一愣。
拍了拍他放置在自己膝盖上的脑袋,皇帝道“好了就好。”“吏部事务繁杂,父皇把你调去御史台就是希望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是朕的儿子,横竖别人不敢说什么,在御史台你也不必过于担心,记住自己的身子最要紧。”
抱着皇帝的小腿,武蝙闷闷道“儿臣记住了。”他没有把头转过去面对帝王,他害怕被精明的帝王察觉到他眸中的冷意。这是自己从小带大的儿子,又一直跟自己这么亲近,见他露出这副样子,皇帝有些唏嘘。
“好了,父皇该交代你的都已经交代了,回去好好歇着吧。“皇帝开始赶人。把自己的脑袋在皇帝的膝头蹭了蹭,武蝙低声道“是,儿臣告退。”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了,皇帝才移回自己的视线。蝙儿看起来出了消瘦了两分以外,其余地方倒是都没变。沉吟片刻,皇帝对回到自己身旁的刘保全道:“你去库房挑选一些补品送到安王府。”
“是,奴才这就去办。“刘保全明白皇帝的心思,他立马退出去办事去了。而皇帝的赏赐也让杨如月和武蝙确认,他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幼子的变化。刘保全走后,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激动。后续计划可以顺利实施了!
而武骗的调动并没有引起辰王和惠王的注意。横竖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御史,不沾兵权不沾赋税,还不值得他们侧目。现在他们关注的,是前些日子永州水患一事。永州地势平坦,此次决堤受灾地区不少。
且永州是当年武氏龙兴之地,对于大临和武氏皇族的意义重大。朝廷是打算派人去赈灾,辰王和惠王都明白代表朝廷去赈灾的意义。这是绝佳的给自己涨声望的机会!
所以二人近日都在积极争取此次赈灾的代表名额。永州为龙兴之地,派去赈灾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份量。而皇子亲去,不论是于国于民都是有利无弊的。这件事情发生的突然,老皇帝也在为派谁过去而发愁。赈灾必须得办的漂亮没有后患,但若是办的漂亮的话,派过去的皇子的声望必定会涨一大截。
到时候他精心策划的朝堂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事情就不好办了。杨如月看得分明,此次赈灾的事情必定不会落在辰王和惠王头上。她的小相公因为刚刚生了一场病,皇帝为了自己的安康,也不会派他前去。这个差事到头来只会落到宁王的头上。
而这也跟杨如月的心思不谋而合。
辰王惠王和宁王她都私下探查过,宁王这个人相比于辰王惠王而言确实是算纯良。
不说他有没有夺位的心思,至少明面上,他跟自己的小相公一样,没有任何的拉帮结派之举。
且因为宁王膝下只有永宁郡主一个女儿,永宁郡主又是那么的离经叛道,宁王在皇室的声誉远不及辰王和惠王。
派他前去赈灾,不止是老皇帝放心,杨如月也很放心。杨如月决定多打探一些宁王府的事情,且别人觉得永宁郡主是离经叛道,但杨如月却觉得她是个不被拘束的人。
在这个社会这样潇洒的女子,她也很想去认识一下。不出杨如月所料,就算辰王和惠王在朝堂上积极的推销自己,老皇帝最后也没有选择他们二人。
这门差事落在了在朝堂上一声不吭的宁王头上。老皇帝美其名曰是对宁王的磨练,辰王和惠王因为年岁比宁王大,被老皇帝这句话给堵了回去。
武蝙回去跟杨如月说他二哥跟四哥在朝堂上脸色都变了,却还要端出一副兄长的模样。
杨如月听了武蝙的话,又联想了一下二人的面庞,忍不住哈哈大笑。二人把话说开后,每天晚上都会说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