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如何推行科举制?(2 / 3)

“你莫要瞒我,你过得好与不好,为父一眼便能洞穿。可是陛下对你有所疏远?”

皇贵妃轻轻摇头,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与释然。

“父亲,这怎能怪罪陛下呢?或许陛下心中已有另立中宫之意。咱们李家能有今日之尊荣,已是万分难得,女儿心中已是满足,断不敢再存非分之想。”

李维面露惋惜之情,轻叹道:“女儿,你距那母仪天下,尊享后宫之位,仅一步之遥。为父誓要助你跨越这最后一道门槛,真正成为那至高无上的后宫主宰。”

李皇贵妃闻言,秀眉微蹙,幽幽叹道:“那安宁宫中现居者,乃是宁国公的宝贝孙女宁妃。陛下有意借此佳人以结宁国公之心,宠爱有加。”

李维闻言,眉头紧锁,满心疑惑:“为父近日方访宁国公府邸,其孙女并未踏入宫门半步。莫非,这宁妃之身份,另有隐情?”

李皇贵妃闻言大惊,一双美眸瞪得浑圆。

“为父怀疑宁妃乃是潜入在后宫之中的细作。你要派人好好盯着他,等为父找到将其绳之以法的证据,咱们再一举将其扳倒!为父要为你的后位铺平一条道路。”

李皇贵妃的眼眶微微泛红,泪光轻轻摇曳。

她轻声细语,却字字沉重:“父亲大人,您心中所疑有关宁妃乃潜藏后宫的细作之事,女儿心中亦非毫无波澜。还请您三思,是否还记得钱皇后与张德妃的凄惨下场?女儿实在不愿重蹈她们覆辙,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与猜忌之中。”

李维闻言,不禁长叹一口气,眉宇间满是无奈与心疼。

他望着面前这位自幼宠爱有加的女儿,心中五味杂陈。

“女儿,你心性纯良,慈悲为怀,此乃你的美德,却也是为父最为忧心之处。只是,为父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替你扫清障碍,让你稳坐后位,免受风雨侵袭。”

李皇贵妃轻轻摇头,泪光中闪烁着坚决。

“父亲的爱护之心,女儿铭记于心。但后宫风云变幻莫测,一步错,便是万劫不复。女儿恳请父亲,勿因一时之念,而为我们家族平添不必要的风波。女儿愿以智慧与德行,赢得圣心,而非依赖暗斗与猜忌。”

“女儿,此事你且放宽心,交由为父处理便是。”

李维轻轻松开李皇贵妃那柔若无骨的手,目光中满是慈爱与决心,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幽宁宫。

身为父亲,他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儿在这后宫的漩涡中独自挣扎,饱受委屈?

他必须挺身而出,成为她坚实的后盾,为她撑起一片天。

……

元亨殿偏殿里。

早朝序幕尚未拉开,赵政已悄然布局一局新棋。

他轻启朱唇,吩咐王震将上次殿试遗珠的八位学子再次恭请入宫,一场关乎仕途命运的抉择悄然酝酿。

六部尚书之位,唯礼部尚书之席虚位以待。

赵政心中早有计较,欲从八位青年才俊中慧眼识珠,委以重任。

“陛下,八位学士已至,恭候圣裁。”

王震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堂回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赵政的目光缓缓掠过眼前这八位青年。

他们的眼神中或闪烁着期待,或含着紧张,各自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

“朕欲从尔等之中,再选拔一位正一品朝臣。机会难得,唯有一次,望诸位能牢牢把握。”

有了上回殿试经验,八名学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赵政毫不犹豫地启口:“自此刻起,朕将抛出一问,尔等需凝神倾听,细细思量。”

“大贞正值变革之际,科举之制正如日中天,意在破察举之旧,立新才之途。试问,尔等该如何将科举之制,播撒至九州四海,令地方官吏与黎民百姓心悦诚服,共襄此盛举?”

话音未落,八名学子皆陷入沉思。

他们对科举新制并无了解,不知该如何作答!

高力见状依赵政之意,轻步而出,冷声道:“诸位若是答不上来,便请移步大殿之外。”

有几名学生抓耳挠腮半天,因承受不住殿中所施加的压力,只能主动选择退出。

只余下三名学子,坚定地屹立于大殿之上。

赵政的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目光温和地扫过他们,轻声问道:“诸位心中,可已有应对之策?”

这时,一位面容清秀、年岁尚轻的学子勇敢地跨前一步。

“陛下,微臣以为,科举之制推行路上最大绊脚石,莫过于地方官府。试想,若有一寒门子弟脱颖而出,得以赴京应试,其故里不仅能荣耀加身,更可得朝廷嘉赏,惠及乡里。科举之利,本应激励人心,却也难免触动他人利益,若是能出台奖励政策,问题便迎刃而解。”

赵政满意地点了点头。

奖励之策,虽说是一妙计,只是细细算来,恐国库需肩负不轻之负担。

于推行之初,此策自是可行,一旦广泛实施,随着京中求学之士日益增多,奖励之策弊端,便渐渐显露无疑。

此时,又一名学子躬身行礼,言辞恳切道:“陛下,微臣以为,奖励之策或有不妥。何不广设学府,为寒门

最新小说: 甜爽快穿!宿主每个世界多崽多夫 我在贵族学院当小透明 抛夫弃子之后 白月光表哥他今天还在火葬场 春长渡 笨蛋美人又在钓太子了 燕山太无情 大理寺卿今天火葬场了吗 国王也爱听电台 错杀阴湿反派我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