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 第87章:朝廷危难,各地烽火集中爆发!

第87章:朝廷危难,各地烽火集中爆发!(1 / 2)

朱雀门前。

一名身披甲胄的士兵,跨坐一匹雄壮战马,手中紧握着一封急信。

他面向巍峨的皇城大门,声音穿透重重守卫,带着不容忽视的紧迫与焦急。

“速速通报陛下!闯王大军如洪水猛兽,已突破龙谷关,京师危在旦夕!恳请陛下即刻定夺,以安天下!”

话音未落,又一快马疾驰而至,马蹄声如战鼓催魂,又一名铁甲战士跃下马来,立于皇城之前,他的声音同样充满了刻不容缓的危机感。

“八百里加急战报!四方烽火连天,起义军风起云涌,加之各地藩王蠢蠢欲动,我大贞王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生死存亡之间!望陛下速做裁断,力挽狂澜!”

紧接着,一名满脸尘垢、身负重伤的士兵踉跄至皇城大门前,未及站稳,便从疲惫不堪的战马上滑落而下。

“速速通报陛下……交州之地遭遇罕见大旱,田地龟裂,粮食绝收,加之异族频频侵扰,边境烽火连天。百姓生计无着,终致揭竿而起,叛乱四起,交州牧不幸罹难,大贞边关岌岌可危,几近失守之境……”

一道道十万火急的军情,如潮水般涌入御书房,赵政的脸色也随之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原以为,自己费尽心机巩固皇权,便能安然稳坐至高无上的龙椅,将万里河山牢牢掌控手中。

然而。

大贞皇帝遗留下的诸多弊病与隐患,终究还是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他汹涌而来。

昔日各地起义军的烽火,尚有藩王军与地方军联合镇压平息。如今削藩之策出现,让藩王们心生怨怼,对平叛之事愈发敷衍,甚至暗自旁观,任由局势动荡,更有甚者公然支持各地起义军风卷残云。

随着战火在广袤江河之上蔓延,地方军都被抽调得差不多了,各地防务空虚,给了起义军可乘之机。

追本溯源,皆因大贞皇帝昔日对百姓的盘剥过于苛重,赋税如山,徭役似海,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加之连年天灾频发,**接踵而至,百姓生计无以为继,终于在绝望中爆发出反抗的怒吼,揭竿而起,誓要掀翻这不公的世道。

起义的火焰,自微小处燃起迅速燎原,肆虐大贞九州四海,势不可当。

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赵政紧急召见几位朝中重臣,在御书房里商议国之大事。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保住京师之安危。闯王大军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更有传言,其背后有前朝余孽暗中相助,直指京师,其意图不言而喻。”

“陛下,上次京师保卫战,已耗费五百万两白银,近日为招募各营士兵,又倾尽国库千万两白银。而今,国家赋税征收艰难,国库已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陛下,臣以为当先安抚各地流民,解决灾荒之困。民心乃国之根本,若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则国家自然安定,外敌亦难以撼动。”

御书房中,一众重臣纷纷扬扬,言辞交错,难以汇聚成解决国难的良方。

赵政原本满怀壮志,誓要将大贞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今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景象,心头不禁沉重如山,头痛欲裂。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道“那所谓的闯王大军,究竟何方神圣?为何能势如破竹,直至龙谷关前而不受阻拦?”

宁乐安闻言,上前一步,恭敬答道“陛下容禀,闯王之名,不过是其自封名号,实则乃是一群流离失所的百姓,聚而成寇。他们高举均田免赋的大旗,四处游走,以虚假的承诺诱骗民众,一时间竟也聚集起不小的声势。”

于天祥轻声细语道“而且民间广为流传一句话,迎闯王,不纳粮,四方黎民百姓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入闯王麾下,声势浩大。”

岳青山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陛下,闯王大军深得民心,所经之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开门相迎。而那些横暴贪婪的官吏,则在民众的怒潮中纷纷落马。”

高力声音低沉而坚定,字字铿锵“陛下乃大贞正统!此等逆贼,不过是以花言巧语惑乱人心,行不轨之事。”

赵政垂着脑袋,神色黯然。

“朕心中有愧,愧对天下苍生……”

“陛下,何故如此?您才是正统,那些反贼又如何与您相提并论?”

“诸位爱卿,看到了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的江山,根基在于黎民百姓,理应以宽仁之心相待。连那些揭竿而起的草莽之辈都深谙此理,反观大贞臣子却至今未曾悟透。”

“身居庙堂之高,若不能心系苍生,又怎能洞悉民间疾苦?眼下叛乱之火四起,起义之军如潮水般涌来,而我们还在苦寻压制民众之策,这不正是饮鸩止渴,自掘坟墓吗?”

“朕既然是这天下之主,自当展现出应有的胸襟与气度!瞧瞧那些反贼们的口号是何等的振聋发聩,响彻云霄,反观朝廷呢?该如何得到民心?你们都想过没有?”

朝堂之上,一众重臣皆低头不语,气氛沉重而压抑。

他们身为天子的股肱之臣,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却未曾为百姓福祉献上过一计良策,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愧疚。

“陛下,臣等深感惭愧。为官数载,

最新小说: 夏油教主想被姐姐救赎 [封神]你们怎么都不是人啊 清枝 溺茉[破镜重圆] 九零:全家白眼狼,真千金重生,不原谅 COS富江后在横滨苟命 诱她入笼 余温 公路求生,从破旧三轮开始 心机反派又在哄我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