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妙容自信满满的道:“娘,不会的。”“不会?我可打听过了,这次提亲的是镇上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何妙容闻言,赶忙站起身道:“娘,我该怎么办?”若是村里姑娘,她有这个自信比得过,镇上大户人家的女儿,她怎么能比。这次就连何妙容自己心里也没底了,自那次后,她再也没有见到过云知谦了。她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云知谦来找她,将簪子送与她。何母本想带着何妙容现在就去云家走一趟,又见天色早了,说道:“好了,吃了午饭,我带你去云家问问。”整个午饭,何妙容吃得都心不在焉。好不容易到了午后,她再也坐不住了,拉着何母就往云家赶去。何母自以为来了云家几次,与刘氏熟络了,直接开口问道:“你家老大呢?”“你找我们谦儿有事吗?那可不巧了,他刚去镇上了。”“没事,没事,我只是随口问问。”何母想着,云知谦不在也好,她可以与刘氏商议着将两个孩子的亲事敲定,所谓儿女婚姻,不都讲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而何妙容却怔住了。因为她瞧到了刘氏头上戴的簪子,正是云知谦在玉意轩购买的那只。“婶子,你头上的簪子…”刘氏笑着道:“是谦儿买给我的,孩子长大了,知道孝敬我了。”可以瞧出,刘氏很是开心。何妙容的心一下子沉入到了谷底,原来这簪子是云知谦为刘婶子买的,并不是买给她的。何母也不吝夸奖道:“这簪子戴你头上真好看。”心里却很是不屑,觉得刘氏不过一个乡下妇人,不配戴这么好的簪子。“听说王婆今日有来?”刘氏也不瞒她:“嗯,给老大说媒的,是镇上卢员外家的女儿。”何母一急,问道:“你同意了?”刘氏浅笑:“那倒没有,等孩子考过院试再说吧。”何母松了口气道:“要我说,你与其找外面的做儿媳妇,也不知道对方什么品性,不如考虑下眼前的啊,你看我们妙容给你当儿媳妇怎么样?知根知底的,也能让你更放心。”何妙容见何母讲的这么直接,耳尖瞬间变红。刘氏笑着道:“何家大嫂,你就别跟我开玩笑了,我们家那几个混小子哪能配得上妙容,我一直把妙容当闺女看待的,我还想着等妙容成亲时,给她准备一份嫁妆呢。”何母闻言僵了一下,脸上的假笑差点挂不住。她瞬间明白,这是被刘氏给拒绝了。凭什么?他们家妙容这么好,哪点配不上云家老大了。何母还想再讲几句时,就听到云扶在外面喊道:“娘,我们家来客了。”刘氏听到女儿的声音赶忙起身,向外走去,走到门口还不忘记回头朝着何母说一声:“何家嫂子,真是不巧啊,家里正好来客了,我就不送你们了。”这话任谁都听得出,这是赶她们走的意思。但二人此刻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何妙容问道:“娘,我们该怎么办?”何母道:“先等等。”刘氏出来后,就看到一个妙龄女子站在大门口同自己女儿说话。梅书语听到脚步声赶忙转身,笑着道:“您是刘婶婶吧,书语没有提前告知便来访,叨扰了。”她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从容和优雅,无论是微笑还是转身,都保持着得体的仪态。刘氏一下子就移不开眼了,这才是她心目中的儿媳妇人选啊。也不知道这姑娘年方几何,有没有许配人家。若是从前,他们家确实没有这底气,但现在不同往日了。“娘,我们快请梅姐姐进屋吧。”刘氏这才知道自己失态了,盯着人家姑娘瞧了半天了。“姑娘,快屋里请。”云扶道:“娘,她就是梅书语姐姐。”刘氏滞了滞才反应过来,原来她就是梅书语啊,果然端庄贤淑。想到女儿同她讲过,她还帮着老三找来了白鹿书院的读书笔记,她赶忙上前笑着拉着梅书语请她进屋。“早就听扶儿讲过,你真是帮了我们家砚儿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