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脸一红,却坚定地点头:“奴婢誓死追随小王爷。”
元宵佳节,秦淮河畔张灯结彩,画舫上的灯笼将河水映得通红。朱瞻膳身着青衫,头戴儒巾,扮作书生模样,与春桃登上“醉仙居”画舫。船头立着个琵琶女,正是素梅,今日她穿了件石榴红的比甲,更显娇艳。
“小王爷果然来了。”她微微一笑,引他们进了船舱。舱内布置雅致,桌上摆着酒菜,墙上挂着一幅《寒江独钓图》,正是朱元璋早年所赐给某位功臣的宝物。
“东西带来了?”素梅关上门,语气骤然严肃。
朱瞻膳示意春桃取出密档:“你先告诉我,这些究竟是真是假。”
素梅打开木箱,取出一卷密档,就着烛火点燃:“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望着跳动的火苗,“皇太孙需要它们是真的,燕王需要它们是假的,而小王爷……”她转头看向朱瞻膳,“需要它们成为一枚棋子,一枚能同时撬动两边的棋子。”
朱瞻膳皱眉:“此话何意?”
素梅轻笑:“小王爷可知,为何太祖爷要给您赐名‘瞻膳’?‘瞻’者,观也;‘膳’者,膳也,亦通‘善’。祖父望你做个旁观者,却又望你能‘膳服德音’,行善后事。”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另一卷密档,“这是第三份密档,里面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朱瞻膳接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缩——那是朱元璋的遗诏副本,上面写着:“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然藩王势大,恐危及社稷。朕特留‘祥瑞之子’瞻膳,若宗社有难,可凭此诏清君侧,安天下。”
遗诏末尾,盖着“皇帝之宝”的玉玺,朱瞻膳认得,那是朱元璋的御用印玺。他只觉一阵眩晕——原来自己的“祥瑞之兆”,从出生起便是祖父布下的局,为的就是在必要时,让他成为制衡藩王与皇帝的关键。
“太祖爷临终前,将遗诏副本交给了我家主人,”素梅轻声道,“他老人家早就算到,皇太孙与燕王必有一战,而小王爷,正是破局之人。”
朱瞻膳望着眼前的遗诏,心中百味杂陈。他终于明白,为何史书中没有自己的记载——因为他的存在,本就是一个秘密,一个能颠覆天下的秘密。
“你们的主人,究竟是谁?”他抬头,目光灼灼。
素梅却不答,只将遗诏收好,推回给他:“时机未到,小王爷无需多问。但有一事需提醒您——”她凑近,压低声音,“建文削藩,首当其冲的不是燕王,而是……湘王柏。”
朱瞻膳猛地想起朱瞻基纸笺上的朱砂圈,想起史书中湘王自:焚的惨状。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如果他能阻止这一切,或许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我该怎么做?”他沉声问道。
素梅微微一笑,取出一枚棋子,放在棋盘的“天元”处:“小王爷只需记住,在这盘棋里,您不是棋子,而是执棋者。”
画舫外,元宵的烟火腾空而起,将夜空照得如白昼。朱瞻膳望着舱外的繁华景象,心中却一片清明——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使命。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都不是他的主子,他的使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