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不仅道路崎岖,路程也会多一倍。至于范县的刘公山,显谋早有应对之策。”
虽然刘岱是东莱郡人,东莱刘氏前期也对刘备的扬名多有帮助。
但因为刘岱的缘故,兖州士民捐赠的钱粮无法送到青州,这等于是在刘备的伤口上撒盐。
这仇怨可不是东莱刘氏那点恩义能补偿的。
刘备话中有话,应劭应珣不由看向郑平。
郑平轻摇羽扇、目光灼灼:“应太守,在下有一法,可助应太守轻徭薄税,让泰山郡民都能休养生息。”
应劭来了兴趣:“久闻郑别驾才智不凡,腹有奇计,不知有何良策?”
郑平轻笑道:“若说良策,倒也算不上,不过是比较直接的解决方案罢了。还请应太守屏退无关之人。”
应劭眼神一凛,让周围的侍女仆从纷纷退下,宴席中只有刘备、应劭等六人。
郑平轻摇羽扇,语气也多了一丝杀意:“刘岱身为兖州刺史,却妄杀乔瑁、郑遂和崔言,想必兖州士民都对刘岱深恶痛绝。既如此,不如换个兖州刺史。”
“换个兖州刺史?”应劭吃了一惊,随即看向刘备:“刘青州执意要借道东平国,难道是想用假途灭虢之计?”
“可刘岱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若是杀了刘岱,岂不是让刘青州背负骂名?”
刘备看向郑平,交换了眼神后,道:“不瞒应太守。天子册命我为镇西将军时,曾给我下达了一道密诏。许我有镇压青州以西、各路朝廷反贼的出兵权!”
“刘岱扣押兖州士民给青州的赈灾钱粮,又妄杀朝廷任命的太守国相,如今更是按兵不动、任由袁术兵犯兖州,他已经没有资格再担任兖州刺史了!”
“我奉天子之令讨贼,又如何会背负骂名?”
这话一出,应劭和应珣再次吃惊。
奉天子之令讨贼?
刘备竟然有天子的密诏!
但很快,应珣就激动的站起来:“兄长,既然刘青州有天子密诏,那还犹豫什么?我等合兵一处,一起灭了那刘岱!”
“只要灭了刘岱,然后将进犯兖州的袁术击退,泰山郡的士民百姓就可以修生养息了。”
应劭心有疑虑:“刘青州,恕我直言,你真的有天子密诏?”
刘备郑重点头:“若无天子密诏,我又岂敢跨州问罪刘岱?只是目前还不是公开密诏的时候,还请应太守勿疑!”
应劭见刘备郑重其事,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失:“既然刘青州有密诏在,我又岂能不助一臂之力?”
“只是擒了刘岱后,又该谁来出任这兖州刺史?”
刘备笑道:“这兖州刺史,自然得由兖州人推荐、天子任命,我只负责奉诏讨贼!”
应劭又问道:“济北相鲍信是否知道此事?”
刘备摇头:“鲍信虽然是我举荐的,但他跟袁绍关系匪浅。只有先擒了刘岱之后,才能将这事告知。”
应劭点头:“刘青州若是兵力不足,我可让季瑜统兵跟随。”
刘备轻笑:“这倒不用。若是泰山兵一同前往,唯恐刘岱会起疑心。假途灭虢之计,也难以奏效了。”
“待擒了刘岱,我自会遣人通传各郡。”
待得宴席结束。
应劭和应珣又亲自送刘备等人出城。
看着离去的刘备,应劭不由感慨道:“昔日楚庄王莅政三年,不理政务。右司马劝谏楚庄王‘有鸟正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言‘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
“于是楚庄王开始理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人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
“随后举兵诛齐,称霸天下。”
“刘青州蛰伏一年,这出青州第一战,竟然会兵指刘岱。”
“恐怕这天下间,无人能猜到刘备会在这个时候用假途灭虢之计,去问罪刘岱吧!”
“刘青州也即将如那南方之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啊!”
应珣亦道:“恐怕连刘岱自己,都以为刘青州是冲着袁术去的!”
“这兖州刺史的人选,兄长可要好好琢磨了。”
“刘青州虽然说不会插手兖州刺史的推举,但他肯定不会让下一个兖州刺史也如刘岱这般。”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啊!”
范县。
刘岱同样得到了刘备要借道的传讯。
但不同于应劭,刘岱对刘备的到来不是很乐意。
在范县驻兵不前,刘岱的用意就是想当渔翁。
既然是想当渔翁,自然是不想有新的渔翁介入。
可阻止刘备,刘岱又担心会被刘备误以为跟袁术结盟。
纠结之下,刘岱请来了程昱商议对策:“仲德先生,刘备遣人传讯、要借道去陈留。但我不希望刘备去陈留,也不想跟刘备为敌,可有良策教我?”
程昱顿感无语。
刘备现在对袁术恨之入骨,直接传讯各州郡跟袁术断交绝盟,甚至任何跟袁术结盟的都会被视为青州之敌。
这个时候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