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唐佑文的话,陆承安看了他一眼,干笑道:
“唐兄,多谢你了。
不过,《笠翁对韵》我已经学完,不用你教。
往后我若是遇到不懂得,肯定会请教唐兄你的。”
唐佑文:“……”再往后,他也不会啊!
跟陆承安对视一眼,唐佑文不死心的问道:
“你确定你都学会了,还有,是你以前夫子教你的吗?
我给你说,咱们夫子教得好,若有跟你以前夫子所教不一样的,你可要赶紧问清楚才行。”
说完这话,唐佑文就赶紧看向陆承安。
很明显,唐佑文话中所说问清楚需要请教的人,肯定不是还在给别的书生讲书的张夫子,而是刚学完《笠翁对韵》他自己。
在唐佑文说完后,陆承安指了下桌子上的《笠翁对韵》,开口道:
“这书我是刚学完的,书里面有夫子的释义,我也都记清楚了。”
唐佑文:“……”
脸一红,唐佑文觉得这会恰好是散学时间,简直太好了。
还以为来了个年纪小,比他学得慢的小同窗,往后他也能显摆一下自己的学识。
谁知道,这竟然是个半天不到就学完的天才。
匆忙的起身,唐佑文正要客气的跟陆承安告辞。
此刻,夫子来到了陆承安身边。
随着夫子开口问了句:
“承安,刚才读了哪一本书,可有疑问。”
一瞬间,唐佑文将告辞的话吞了回去,已经挪动的脚步又收了回来。
接着,他就目光灼灼的看向张夫子。
而听见张夫子所言的陆承安,先是说道:
“夫子,我刚才读了《笠翁对韵》,也背完了您上面所书的注释。”
说完这话,陆承安见夫子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赶紧接着说:
“若是可以,夫子可否让学生先借用您这几本书两天时间?”
此刻,听到陆承安已经学完了《笠翁对韵》的张夫子,虽然知道他记性好,过目不忘,还是觉得有些震惊。
不过,本着自己虽然没见过这样的天才学生,但一定要保持住夫子在学生心中的威严的张夫子,艰难的维持住了自己的表情不变。
接着,他对陆承安说道:
“你既然学完了《笠翁对韵》,那另外几本书也要抓紧学习。
这两天,书你拿着,等你买了书再还给我。”
此话一出,陆承安赶紧抬头看向张夫子,问道:
“夫子,学生只需两天,差不多能读完您给的这些书。
难道,即便背过了,也需要购买这几本书?”
在陆承安说完这句话后,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
而唐佑文看着大家都跟他刚才差不多的反应,满意了。
至于张夫子,嘴角抽了抽,对着陆承安挤出一句:
“承安,若是你全都能记住,也不会在过后忘记,倒是可以不用买这些书。”
话落,他就摆摆手,让陆承安赶紧回家。
等陆承安带着书离开后,张夫子才咂舌的感慨了一句:
“过目不忘,竟然如此了得。
这样学下来,能省多少银子啊!”
虽然明白,科举一途讲银子这样的黄白之物不太雅。
但从小进学,直至人到中年放弃接着考秋闱的张夫子很明白,读书真的很费银子。
而其中的大头,除了赶考的费用,就是这些书。
以陆承安这样读书的速度和记忆力,很显然若是跟他所说无二,不少书其实都不用买的。
这么想着,张夫子想到了自己书房内那满满一架子的书籍。
话说,他半辈子积蓄买的那么多书籍,到最后,该不会便宜陆承安这小子吧?
此念一出,张夫子心疼了自己一秒后,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突然布满了笑容。
看到这样的张夫子,刚才还没离开的学生,飞快的走了。
而此时,陆承安已经跟他哥陆承泽,走出了私塾。
一出门,两人就看到陆正田在外面等着。
见状,陆承安和陆承泽飞快的扑了上去。
“爹,没想到您竟然来接我们散学。”陆承安高兴地说道。
一听这话,陆正田摸了下他的小脑袋,才开口道:
“我就是今天出了趟门,正巧走到这,又是你们散学的时间,才在外面等着的。
往后,你们兄弟俩自己回家。”
“爹,我跟我哥明白。
你不是来接我们,是正巧在我们散学的时候路过学堂门口。”陆承安看着陆正田笑着说。
随着他的话说完,陆正田的大手很快将陆承安的小脑袋蹂躏了几下。
旁边的陆承泽,乐的咧嘴直笑。
父子三人回到家时,饭菜都摆好了。
一家人吃完饭,就各忙各的。
不在甜井村,陆美云就没法跟李绣娘学习刺绣。
这会,她趁着天色亮堂,正在仔细的挑选着制笔用的兔毛。
帮着赵月秀收拾完厨房后,陆正田因为又要抄书,又要为明年二月的县试准备,已经去专门收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