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到国外01(2 / 4)

的不单单是之前的舆论风暴那么简单。

这场万众瞩目的班会课上,坐在教室里的不仅仅有学生。还有一堆扛着摄像机,挂着CNN、BBC、CC.……牌子的记者。这都是他们背后电视台名字的简写,至于全称,这么多电视台,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

“国家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而且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国家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起初虽然也有学生不时好奇的看过来几眼,不乏一些先天自媒体圣体在网上发帖:

《不是总统的我也能被BBC和CNN包围吗?》《没来过我们学校的人这辈子也不知道什么是国际大学》《昨天飞机确定不是把我卖到国外去了吗?》但总体上是没人把这些名字当回事儿的。

都末世了,连电视都只在扫盲班的教科书上看到过图片,广播电视台更是早就成了故纸堆里的传说。

能认出来这几个电视台名字的学生,只能说明当年听历史课很认真。但是,就像两天之前手机和论坛还不存在一样,今天早上电视台这种东西还不存在。

今天下午,班会课上轰轰烈烈放纪录片的时候,外面也在轰轰烈烈的重建末世降临之前的电视台们。

现在纪录片放到了一半,电视台也差不多开始运转了。那么多摄像机也不是白扛过来的,记者们摄录下来的内容纷纷发回总部,于是总部开始履行电视台的职责,往外放送内容。渠道都是现成的:

末世虽然没有电视,但是这两天刚装了一堆LED大屏幕。在异能力的加持下,安装工作效率奇高。

柳纯昨天晚上用来躲清静的那个小角落,今天早上就已经装上了一面大屏幕,中心广场附近彻底被大屏幕包围。

短短两天半的时间内,项目负责人已经可以自豪的拍着胸脯说,确保生存基地内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抬头一看就能看到熟悉的LED大屏幕,以及LED大屏幕上正在放映的内容。

于是,此刻,大街小巷,就都看到了转播的这场班会的摄录视频,左上角标注着官方新闻频道的水印,还有温柔漂亮的主持人微笑着向观众讲解其中的纸节。

在今天之前,这是只能在扫盲班的历史书上才能看到的场面。于是男女老少路过的人一下子就被镇住了。在后勤团队的布局下,这会儿末世的人已经不缺乏接收信息的渠道了。就像这场班会课的实时录播,在手机上也是手机满天飞,但是手机这种娱乐方式,总是容易显得太轻浮,连带着通过手机接收到的信息,都天然带上了一层娱乐的气质。

对比起来,线下LED屏幕似乎先天就更具有严肃性和说服性,再加上电视台这种更严肃的传播渠道的加持。

一下子就显得这场录播如此的严肃,十足像个正经新闻。于是就有人拍照上传到网上。

说白了,跟网上的录播都是一样的东西。

但是在过了一遍电视台的包装之后,就像是从阳澄湖里捞出来的螃蟹,热度一下子翻了几倍。

热搜词条立刻就被占领了:

#抵达了这样境界的他,拥有一座神国#

#哥真的不容易,一定要和嫂子好好在一起##是传说中的凶神,只杀不渡#

#怎么能帅成这样啊啊啊啊啊#

#我爷爷今年八十了,现在戴着老花镜研究异能力#乍一看全都是正面词条,没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系统多了解后勤团队的风格啊。

他们大费周折的拍了这个纪录片,又绞尽脑汁的给苏夜安排高光时刻,把孤胆英雄的气氛渲染得像特工007,就是为了这个?系统不信。

而且严阵以待,总觉得后面肯定还有更炸裂的东西。它猜的没错,就在各路人马对“神国"的期待值飙升到巅峰的时候。画面重新亮了起来。

苏夜站在一片旷野中,抬手撕开一片空间,轻松的像撕开一张纸。他向前走了一步。

一步之后是一个崭新的世界,镜头里的画面骤然亮起来。镀金的天空中投落下盛大辉煌的光柱,地面上却流淌着猩红的河,河水在远处汇聚成海。

河流的发端是一道巨大的伤口,伤口横亘在巨大的断颈上。以人类的尺寸来度量,这伤口简直像是一座山,向下是同样巨大的连接着断颈的躯体。

一具横亘在地面上的、巨大的无头尸躯。

画外音适时响起:

“难以想象是什么东西能留下如此磅礴的尸体,他颈上的伤口像一座山,从伤口中涌流出来的血在地面上汇聚成海。”“这种东西生前又该是如何的雄伟?在地狱硫磺中向着天堂咆哮的魔神也不过如此吧!”

“可如今他只剩下一具无头的尸体,被随便丢在地上,仿佛只是一张花纹别致了些的地毯。"

“想必是因为在苏夜的审美体系里,他很适合成为一张地毯,所以他被铺在了地上。”

苏夜本人对这种胡扯一般的旁白没什么意见。镜头拉远才看见他站在远处一座山上。

再拉远一点之后,才能看出来被他踩在脚下的并不是山,而是一颗巨大的头颅。

旁白又开始发力:

“这是一颗戴王冠而死的断头,任何人来到这里都能在一眼之中意识到这颗头

最新小说: 黑暗生命体不想跟奥特之光为伍! 玩家才不想当咒术师啊! 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每晚都穿入诡异世界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孤寡多年喜提一子 如何饲养一个阴湿反派 把crush搞到手后我跑路了 觊觎 GB 九十年代随夫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