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if线番外:痴汉与美人(1)
却说广陵郡水流交界处,有一醉仙楼,雕梁画栋映着秦淮灯火,飞檐翘角勾住满天星斗,华灯初上,真叫一个温柔富贵之乡,笙歌繁华之地。赵清初次踏足于此,正是蒋知府家的蒋大公子接待了他。“殿下头回来,我父亲特地嘱咐过了,在这楼上备了酒席,您请。”只见这酒楼下早挤满了人,堂倌吆喝声、杯盏碰撞声,与丝竹清音搅作一团,甜腻热闹得紧。
“蒋公子也请,在外不必称我为′殿下',叫我赵兄便是。”“是是是,您说得是,今日我还叫了几个朋友,一起为赵兄接风,您往这边上楼。”
一走进来,恍若跌进一幅泼墨重彩的富贵长卷里,转角处朱漆的楼梯蜿蜒而上,金箔贴就的祥云在烛光下流转,厅中十二盏高垂而下的琉璃灯垂着流苏,只见蜿蜒楼梯的半截栏杆处,簇了几位女子。“呵呵呵呵呵,好姐姐,昨儿那位青衫公子在楼下痴立了半宿,莫不是你那曲流水弹得太妙,生生把人魂儿勾走了。”
采莲道:“一个穷书生,连跨进大门的银子也掏不出来,光站那儿听有什么用,白招人笑话,不说,不说也罢,还得是采绿妹妹你,来的都是一掷千金的主儿,哪儿像我呀。”
采莲对面立一摇着团扇的女子,月白绫子掐牙背心衬着茜色马面裙,鬓边斜簪一珍珠攒花钗,面上已有三分醉意了,此时笑着扑上去,几人顿时哼笑一团赵清正还怔愣着,蒋子瑜稍推了他一下:“绕过她们,咱们在三楼。”他何曾见过这等场面,忙蹙起眉来,问道:“这些人…”他正正往上走,与这几位女子擦肩而过,特特见了那位名叫“采绿"的,他一怔,好生灵秀的女子,只是姿态颇有些风流。巧的是,那人也正巧拿扇掩了面,瞧了他一眼,两人目光相对,又匆匆错开,他余光看见那人掩面与旁人说些悄悄话,眼神还总往他身上瞥,她身旁几个女子,皆是极隐晦又老成的,上下扫视他,叫他怪不舒服。“这位公子脸生得很,广陵郡又来新人了。“采绿小声道。“看他穿着打扮又颇有些讲究,又是蒋大公子带着来的,许是有些来头。”“姐几个也不必急,想来过两日便能在楼里见着他了。"说着,又团团笑起来。
几人窃窃私语了一会儿,来往广陵郡的公子哥儿多了去了,谁也免不了要到玉笙楼里滚一圈儿,尝尝那温柔富贵乡的滋味,只这位公子生得好,派头又足,姐几个难免琢磨他几句。
“万一他不来呢,公子瞧着正派。"采绿歪头道。最小的那个采菱便道:“再正派的君子,只怕也逃不出采绿姐姐的石榴裙。”
赵清与蒋子瑜刚绕过那几个女子,蒋子瑜便轻声与他说了一回:“那几位都是玉笙楼的姐儿,为首的那位名采绿,正正是今年新捧上来的花魁娘子,你者想认识认识,咱得改日到玉笙楼去请,今儿她们几个这是在赴两江总督刘达坤文老爷的局。”
赵清微微蹙眉:“没什么好认识的,咱们快走吧。”那浓腻腻的香粉味,直到这会儿才避开,走到三楼,他松了呼吸,乍然吸进一大口空气,又猛地呛起来。
“咳咳咳!咳咳咳!”
蒋子瑜一惊,忙扶他:“殿……赵兄,这是怎的了。”“呛了一下,无碍,咳咳咳………咳咳咳!"他捂着唇,咳了几声,脸涨得通红,却见二楼楼梯上几个女子又团团回头,个个睁着媚眼瞧他,瞧了个上下,又回过头去,拥着笑起来,笑声清脆如碎玉投壶,又如燕雀扑棱棱乱撞,裹着吴依软语,像春日柳浪里的黄莺啼转,颤巍巍的珠翠也跟着发颤。可巧,他呛红了一张脸,又与那采绿的视线撞了个正着,对方一怔,拿绢子掩了唇,背过身去,“噗嗤"笑了一声,接着又是“咯咯咯"的笑声接连响起。他一张脸更红了,不注意的,耳尖也红了。蒋子瑜扶他:“赵兄,咱快些入宴,喝口热茶缓缓,这广陵郡啊,满大街都是香粉味,你得习惯习惯,总被呛着可不行。”总算入座,蒋子瑜介绍他为京里来的赵公子,众人一听,哟,京里来的,还姓赵,只怕不是皇亲国戚也是沾亲带故的,便与他敬了几杯酒,连声恭维。赵清不喜应酬,这是头一回出远门,他母后嘱咐他许多,可他到底是天真性子,虽更喜欢清简合乎礼节的相处方式,但被几人一捧,酒液穿肠,也融入其中,与之称兄道弟起来。
这阁楼之内,别有洞天,四壁糊着洒金宣纸,挂的是唐演的仕女图,和文晖明的墨竹图,博古架上摆着哥窑冰裂纹瓶,插着几枝带露的晚香玉。乌木圆桌中央嵌着珐琅转盘,桌上盛着糟鹅掌、水晶肴蹄等江南名菜,翡翠酒壶里温着花雕酒,酒香气混着楼下的琵琶声传来,叫人不自觉地就醉了。楼下的琵琶声?
赵清起身,推开阁楼上四面可拆卸的雕花榻扇,秦淮河的夜色便如画卷般铺展眼前。河面上画舫往来,灯笼连成流动的星河,与楼中明灭的烛火相映成趣凭栏处设着一张湘妃榻,铺着软烟罗的软垫,侧边小几上摆着青铜博山炉,袅袅青烟中,一曲评弹就这么悠悠往他耳朵转了来。他往榻上一坐,指节在膝上打着节拍,已是酒过三巡,微醺之态。蒋子瑜过去给他倒了一盏碧螺春,又往楼下看了一眼,道:“哟,正是采绿娘子的琵琶,今儿算咱们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