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定南乡(二十八)
“他这这一瞧就是刚害了一场大病,身子骨还没养回来,又长途奔波,生生把自个儿熬干了。”
大夫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些年他身上积攒的小病小痛,仗着底子硬,压着没发作。如今这元气一泄,全找回来了。”“也亏得他根基扎实,要是再晚上两天,恐怕神仙来了也回天乏术。”大夫快速写了一张方子,然后将药方往清枝跟前一推,“先捡这副药吃着,把最凶险的那股邪火压下去再说。”
清枝拿着药方道了谢。
待大夫消失在院门外,她把那张薄纸叠了两叠,然后塞进了袖中,又在徐闻铮床边坐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出了门。
此时郭大娘还在望香楼里忙活着招呼客人。今日是酒楼头一天开张,来的都是捧场的贵客,楼上楼下都挤得满满当当。清枝心里记挂着中午那档子事,她这个东家若再不过去盯着,怕是要生出乱子。
今日多亏她在郊外撞见了王庭溪。
只见他打了个响亮的呼哨,徐闻铮那匹烈马竟乖乖收住了蹄子。清枝后来从王庭溪口中得知,原来王庭溪初入军营时,被徐闻铮打发去马场喂了整整三个月的战马,徐闻铮这匹,正是他当年亲手照料过的。想到这里,她不自觉的攥紧了衣袖,心里突突的跳着,后怕得很。若没这桩巧遇,今日还不知要闹出什么样的祸事来。清枝瞧了一眼昏睡的徐闻铮,在心里默默给给徐闻铮狠狠记上了一账。“清枝,你先去张罗酒楼的事,徐将军这儿有我守着。”王庭溪掀帘进来,打断了清枝的思绪。
“马车我给你找来了,就停在院门口。”
清枝抿唇点头,“若是他醒了,你立马找人来寻我…”“知道。"王庭溪截住她的话头,“我定第一时间差人寻你。”清枝这才稍稍安心,抬脚走出了院子,踩着脚凳钻进马车。刚一坐下,马车便启程了,朝着城门的方向去了。
望香楼里,午市的喧嚣刚刚散尽。
郭大娘在厨房盯着厨子们拾掇起晚间的食材,大堂里还剩一桌客人,跑堂的正殷勤地给客人添茶倒水。
众人见清枝抬脚进来,神色如常,似什么都未发生过一般,便都按下了满肚子地疑问。
他们早上听见郭大娘同厨娘们嘀咕,说那劫人的原是东家从军多年的兄长。于是眼下大伙儿互相递了个眼色,既是东家的家事,她又面色平静,谁也不好贸然凑到她跟前打听。
清枝在一楼仔细查看了一圈,待到最后一桌客人起身时,她亲自捧出个精致的食盒。
“今日承蒙各位赏光。“她将食盒递到客人手中,“这点心意,还望笑纳。”那客人揭开盒盖,精致的点心散发的香味便扑了出来,几人连声道谢。清枝笑着,一直将人送到了门口,待客人转过巷角才抬脚走回望香楼。郭大娘把厨房里外都安排妥当了,她撩起围裙擦了擦手,走到清枝面前说道,“这儿有我照应着,你今日受了惊,该早些回去歇着。”清枝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今日我非得亲自守着不可。”说着她从袖中抽出那张药方,朝柜台边的店小二招了招手。店小二机灵,见清枝招手赶紧跑到跟前来,“东家,有事您安排。”“你去城南的药堂。"她将方子递了过去,“跟掌柜的说按老规矩记账就成。”“成。”
小二麻利地接过,两指一夹就把方子塞进了前襟,转身就蹿出了大门。清枝拎起裙角,踩着木楼梯上了二楼。她一间间雅房挨个看过去,桌椅摆得齐整,窗棂擦得透亮,连熏香都按她教的法子摆放的。走到尽头最后一间时,她扶着门框站定,嘴角不自觉翘了翘。
这半个月手把手地教大伙儿,到底是没白费功夫。这望香楼总共有三层,清枝改变了原来的格局,将一楼设为大堂,能容纳二十五桌。
二楼十二间雅室依次排开,每间都收拾得清爽宜人,连窗台上摆放的盆栽都是照着节气新换的。
靠窗的一面摆着一张矮几和几个软垫,最适合三俩好友煮茶闲话,里头几间宽敞些,谈生意,宴请宾客都极为体面。三楼没有划分区域,整层楼都清雅别致,又极为安静,平日里不对外,只接待贵客。清枝专门设置了三楼,连三楼供应的菜品中,也有八道是特供的,其他楼层的客人可是吃不着的。
眼下整个韶州城里都在传,要论排面,望香楼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尤其是那三楼,寻常人连楼梯都摸不着边儿。若能在这儿摆上一桌,那可比送什么厚礼都体面,这是明摆着告诉全城的人,这位客人金贵着呢。
如今望香楼三楼的席面,早被城里有头有脸的主儿们抢破了头。清枝的账本上,预订的单子密密麻麻的,已经排到了下个月底清枝靠着朱漆栏杆,忽然心头一动。
若是在这三楼设一个雅致的茶台,重金聘请一位茶艺精湛的娘子来,纤手烹茶,再配上几曲琴音,怕是方圆百里的贵客都要慕名而来,望香楼的名声自然也能更上一层。
清枝抬脚下了楼梯,她轻轻拍了拍手掌,声音清亮,“大伙儿都到后院来。”
待众人聚齐,清枝站在台阶上,“今日望香楼重开,诸位都尽了十二分的心,这个月的工钱,统统按双份算。”
话音未落,底